在范家大院看尘世浮华

贵港日报 2019-03-24 11:12 大字

■宋显仁

平南县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是个恬静的村子,村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我们到达这儿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村子里到处升起炊烟,有妇女在空地上淋菜,有人在喊孩子回家吃饭,也有人在牵着牛儿回家。这种的情景我总觉得很遥远了,不知为何?抬眼望,四周群山环绕,即使是秋日,这儿的山岭依然那么青翠。夕照下,山峰逐渐变为金黄色,那金黄色的光芒也逐渐地铺展在新旧房屋交错的村落间,仿佛也渗入了世事沧桑,让人有了许许多多的遐想。

范家大院背靠大王山,东面为东皇山,西为大垭山。原先屋旁两边有风水塘,想当年,池水宁静如镜,将蓝天白云、远山树影以及青砖瓦房的飞檐翘角全倒映在一个画面上,那肯定很美。可惜池塘现已被填平用于建房。

据范家大院族谱记载,大院始建于大清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为范氏祖上大儒公所建。乾隆年代,清朝进入了极盛时期,经济发展很快,那时候的范氏大儒公头脑灵活,勇于发家致富,他经过几十年的打拼,逐渐积下了百万家财,成为了闻名十村八里的富豪。至于大儒公具体是做什么的,却无从可考,笔者推测,他肯定做过一些生意。单靠种几亩地,有几人能成土豪?而先做其他成了土豪,再买下许多土地,租给别人耕种,那是另一码事。

在俗世眼光里,有钱了还要有势,周围的人就更刮目相看。为此,这位范氏大儒公也曾捐了个“儒林郎”,这是个从六品的闲官,尽管是没有实际职务和职事的散官,但毕竟已是官员,也算是跻身了官场,可以光宗耀祖了。按乾隆年间订下的“常例捐纳”制度,当时,捐个从五品的知州要花4820两银子,七品的知县要花3700两银子,那么这位大儒公估计得花4000两左右的银子,这说明他还是比较有钱的。这位大儒公堂堂正正花钱买闲官充门面,对官家来说,好处是增加了收入,比起那些暗中买官之后贪得无厌刮地皮的人来说,毕竟少了民愤。花钱买官,是为传统呼?

82岁的退休老师范日明说起范家大院被偷去的牌匾十分气愤,他说,早两年几辆小车开进了院子,大家以为只是来参观的,没想到,那些小车上的人把牌匾扛上车就跑了。据了解,范家大院大门上原先挂着“郎官第”牌匾,这显然是大儒公获封“儒林郎”后,才有这块牌匾。门口也挂着“誉著五魁”“德泽同霑”“奉直大夫”等牌匾,所谓的“五魁”,即主宰着文运的魁星,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指为科举乡试中的前五名。而“奉直大夫”在清代是从五品的散官名,可见范家大院也是出人才的,即使开头是捐来的,至少也代表着前人崇尚读书,讲究“学而优则仕”。

大院内的广场,到处长满黄绿的苔藓,要是在春天的雨季里,这些苔藓不知道有多碧绿。所谓的广场,其实以前是一进、二进的院子,是在“文革”中被拆掉的,细看地上还可见到苔藓中的门槛。广场的右边就是三套进深各四座房屋,除主房外,设有迎客厅、膳厅、书房、厢房、卧室等共计108开间,建筑面积7600多平方米。这些建筑群为长方形,可见明显的中轴线,既独立又相连,整齐划一,左右对称。房屋以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石料,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屋顶,屋脊高翘,屋顶为浮雕,立体感极强。房屋的窗棂、屏风镌花刻鸟,或松鹤长青,或龙凤戏珠,或麒麟游宫,或八仙过海,无不活灵活现,精巧细腻典雅。屋檐之下均绘有彩画或书法,彩画以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为题材,画工细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而雕塑则刀工精致流畅,比例适中,洋溢着丰收、祥和、国泰民安的情趣。可以想见,当年的丛林翠竹之间,陡然筑起这么一座别具一格的大院,会让多少人惊叹?

大院的房门均洞开着,没有人居住,让人感到十分幽深,这大院啊深深深几许?我们随意在大院里走着,尽量放轻着脚步,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倾听着什么。今年65岁的范天文,我们见到他时,他正把他的水牛拉入“政治文化夜校”——这是大院的一间大房,“文革”中成了“夜校”,现在住着几头牛。据范天文介绍,几十年前他也曾在大院里住过,那时候最多住400多人,可以想见当年的热闹。

范家大院后背的大王山山口,有一座大王庙,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大王庙供奉着大王老爷,每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是大王老爷的诞辰,这一天范家大院的主人们及周围的村民都会为大王老爷呈献贡品,这时候热闹的大院就变得热闹起来。大王老爷显然就是双上村的神,也是范家人的神。范家大院的前人在大王山下筑造大屋,会不会想到有王者作靠山?“以前,这儿不知道有多热闹啊。”范天文沉浸在回忆中,他说,“村子里现在除了过年,外出打拼的人回来了才热闹,平常则安静了很多。”

我想,范家人和太平天国早期在思旺一带活动会不会有过一些关联?那时候的范家人会不会暗中资助过洪秀全等人?又或者抵御过洪秀全等起事者?又或者,他们中也有人偷偷地参加了拜上帝会,却迫于清政府的压力而无法向后人说起?当时,像范家这样的大户,不会不受到起事者的注意,当然也会受到当地官员的关注。或者,当时的起事者匆忙中根本无暇顾及这乡间大屋的人和事?又或者,在洪秀全到来之前,范家大院已无法靠收租过日子?

我想起电视剧《范府大院》,那范府没落得那么快,是因为乱世,这似乎让人无能为力了。一些豪绅的衰败,有的是发了财去赌穷的,有的是吸食鸦片吸穷的,有的是后人贪图安逸、坐吃山空的,有的是在改朝换代中家道末落的,这些都不奇怪,想想,有多少家第能永远兴旺发达下去?即使是近些年冒出的土豪,富不过三代的也大有人在,又有何怪哉?所以,今日面对昔日的繁华宅院,让人深深感叹于世间炎凉。

现今的上宋屯有村民上千人,除了外村嫁进来的部分妇女外,全部为范氏后裔。据说,范氏后裔也有分散在外地的,如今他们当中也许有人想联络其中的能人,希望大家能想办法筹集资金,对祖上留下的大院进行修缮、保护。我想,如果能好好地保护起来,那就是为山清水秀的村庄保存了一段记忆和一些乡愁吧。

新闻推荐

潘萍代表:提升寒门学子中高等教育扶持力度

本报记者谭卓雯“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最有效办法是培养家庭的持久生产力,即培养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把贫困...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