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勾连式”阅读的有效途径
港北区中里乡福团小学覃锦锦
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而大量的阅读需要在课外进行。将课内外文本进行适当的勾连,进行整体性阅读是必要的。目前的语文课上,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的同类阅读任务给学生,将阅读文本进行拓展,有助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宽,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如何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勾连,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追随阅读教学的真实价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勾连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勾连背景”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拓展阅读,寻找相关的诗文、故事背景介绍、作者简介等资料,进行认真学习和消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课外延伸阅读和课内阅读学习的巧妙结合。比如有的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外的文本材料作铺垫,让学生先补一补知识视野的不足,通过“软着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接受新知识。
二、勾连文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勾连文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以及课堂学习状态,选择恰当时机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补充或创新,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素材与资源,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文境,理解文意。如童话、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等,以此为主线进行勾连,可以加强对特殊文学形式的感悟与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在教学《开天辟地》快下课的时候,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回顾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笔巩固。这样的做法,能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有效。
三、勾连语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勾连语境式”阅读是一种比较式的阅读,它能够丰富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为读写能力的提高拓宽渠道。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内容上的基本落脚点,教师通过挖掘同类素材,引导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拓展,实现学法的融通,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如学习《桃花心木》时,教师让学生分别在课前、课中自主学习了关于树的其它文章——茅盾的《白杨礼赞》、丰子恺的《杨柳》、张克奇的《两棵古树》、陶铸《松树的风格》……这时的拓展不是就树谈树,而是让学生看到的是树,想到的是树的不同品格,谈到的则是树背后的人,使学生学会“读物思人”、睹物思人,品味人格化的写作手法。这样的勾连包含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勾连不同学科,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胡适治学时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里的“假设”,也包括了一定程度的想象,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让他们脱离实际地胡思乱想,而是要学会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善于从已知的事实出发去推论未知世界的各种可能性。就从这一点而言,不是语文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因此,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也要站在“大阅读”的广阔视角,吸纳各科目的精华、各种知识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多种类的学科学习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让学生的想象更科学。
总之,“课内外勾连式”阅读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转变思路,构建思想,使学生成为具有个性体验、发散思维、多元表达能力的儿童。课内外的有效勾连需要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指导阅读方法,丰富学习体验,培养文学素养,所以课内外勾连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能最终走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妙境界,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晓枫通讯员倪新新)7月1日上午,市消防支队港北大队联合港北区市场监管、“双违”办、住建局、交警等多...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