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尝试
港北区中里乡福团小学覃锦锦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新的课标要求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这就意味着数学在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中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老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与体会。
一、巧设情境,在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七年级新生接触到数学第一个知识点是《正数和负数》,按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学习了负数之后,思维还停留在小学的知识点上,经常把负数的“-”号弄丢。为了让新生接受这一章内容后对负号加深印象,在开学余温没过的情况下,我组织学生开展“开学第一个星期我当家”的活动,要求同学向家长了解自己家九月份开学第一星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我给每个学生制作了个统计表,并规定每一天的收入记为正数,每天的开支(如伙食费开支100元,记作-100元)记为负数,然后算出家里开学一个星期以来的收支情况。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当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深刻领会到“-”号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正数与负数,不能随便把负数中的负号弄丢。这不仅能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家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二、生活实际问题与教材有机结合,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激发学生与人为善,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尤其重要。俗话说:“善良是良知,善良是正义。”善良是创造和发展有益社会能量的动力,善良感的本质是心理氛围美感。一个人一旦将以人为善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际问题与教材有机结合,渗透与人为善的教育,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在讲授新课中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学到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引用了贵港荷城义工协会义卖苹果的事例,借机对学生进行与人为善的教育。
问题:贵港荷城义工协会在2018年圣诞节前夕义卖苹果,所得爱心款将用于协会开展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已知当天义卖苹果1020个,每个苹果义卖价10元,收工盘点,扣除成本,协会筹到7650元爱心款,试求每个苹果平均成本价是多少钱?
这个有关实际问题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不困难,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都能成功求解,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对“义卖”事件非常感兴趣,我适时给学生简略解说了贵港荷城义工协会的概况以及协会这些年来在敬老、助残、助学,环保等方面的事迹。通过解说,给学生感知“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解决苹果单价成本之后,我给学生抛出新问题:“如果7650元全部用于资助我们学校的贫困生,现有贫困生25人,试问每个学生平均得到多少爱心资助款?”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我还告诉学生,荷城义工协会对我们学校多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资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知道,关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学习其实也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机会,同学之间要团结互爱,碰到同学有困难,能帮则帮,友善的修养是我们美好的传统。
三、数学教育渗透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在传授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给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很多年。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渗透德育的教育。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新闻推荐
贵港讯为缓解贵港城区部分小区及道路周边居民夜间停车压力,近日,市交警部门在金田路等城区道路新增一批限时停车位...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