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蚕 大产业 覃塘区黄练镇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见闻
本报记者黄静华
6月22日上午,覃塘区黄练镇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育蚕室,一筐筐小蚕堆叠成半人高,室内通风阴凉,桑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工人们正喂蚕,抓一把桑叶平铺在小蚕身上,铺完一筐到下一筐,小蚕则攀附在桑叶上埋头苦吃。
“这些小蚕明天就要送到农户家去了,10天左右就育出一批,我们一年要育70多批。”合作社技术负责人谢寿泳一边告诉记者,一边指导工人铺放桑叶,“要放到边上,不要放太多了,干黄的桑叶不要放”。
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注册会员31名,发展会员6000名。合作社种植小蚕桑叶250亩,年育小蚕近3万张,辐射带动覃塘区上万户农民养蚕增收,其中贫困户有300多户。同时,该合作社的小蚕还畅销南宁等周边地市,辐射农户种植桑叶3.5万亩养蚕。
“我们的小蚕成活率超95%,远比2002年的50%高,每张小蚕平均产茧量由原来的22.5公斤提高到45公斤。”谢寿泳告诉记者,合作社小蚕因成活率高,口碑已经远播南宁、玉林等周边地市,年育小蚕量也从最初不足万张到去年的3万张。
高质量的小蚕是高成活率和高产茧量的基础,而小蚕的高质量则依赖于育蚕技术的创新。近几年,合作社创新实行小蚕共育二回育和片叶育技术,减少喂蚕次数和切叶次数,有效降低劳动成本,还在广西首创使用微型喷雾器给小蚕添食,提高防虫治病效果,为小蚕大规模培育提供保障。此外,合作社还发明蚕框自动化清洗消毒晒干设备、塑料蚕框、轮推式伐桑机等新设备,目前获得国家专利6项,合作社于2016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该合作社除了为蚕农提供高质量的小蚕外,还吸纳100多名劳动力务工,其中贫困农民15名。合作社每年举办养蚕技术培训班10多期,近几年培训蚕农超3.5万人次,接待技术咨询5万多人次。
“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和孩子,我觉得很好。”黄练镇新谭村马山屯贫困户韦忠清在合作社务工有近10年了。以前,她一个人靠种地、务工送两个孩子上学,身体还时常不适,生活十分困难。合作社知道她家中情况后,优先安排她从事室内工作,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多给工作机会。去年,她家通过务工、种植花生和玉米等途径增收、并获雨露计划帮扶,顺利脱贫。
新闻推荐
贵港日报记者黄静华汽车沿着山间小路上坡下坡,不经意间拐个大弯,记者一行来到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六马村。此时是6月9日下午...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