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 拔“穷根” 桥圩奏响易地扶贫幸福曲
图为港南区桥圩镇温暖小镇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老乡家园”鸟瞰。(记者郭晓枫摄)本报首席记者徐智坚实习生余小民通讯员谭天力刘志宁吴纪序
“住上了楼房,有了稳定工作,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感谢党和政府!”易地搬迁群众龚延凤满脸笑容地向“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贵港市第二采访组介绍新家,话语中流露着对新生活的热爱。
龚延凤告诉记者,以前,她家的旧房子每逢下雨就漏水,2018年全家搬迁到桥圩镇温暖小镇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老乡家园”。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龚延凤的爱人很快在镇上找到了稳定工作,4个孩子在附近学校就读,她自己也应聘上了社区的公益性岗位。“能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家里,以前不敢想。”龚延凤高兴地说。2019年,龚延凤家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
龚延凤家庭的幸福生活仅是桥圩镇“老乡家园”里的一个平凡写照。
桥圩镇温暖小镇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是港南区“十三五”期间唯一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近年来,港南区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精细落实扶贫帮扶政策措施,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截至目前,该安置区累计建设8栋382套安置房,配套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381户易地搬迁户全部签订协议入住,入住率达100%。
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桥圩镇着力打造“社区10分钟服务圈”,在安置区建设便民利民的“九个中心”服务工程,满足搬迁群众“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通过成立党支部,设立区民小组,选聘搬迁户为小组组长和楼长,对安置区进行日常管理,物业由专业物业公司外包,实现社区+党支部+楼长+居民代表+现代化物业“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现在的桥圩镇移民安置区“老乡家园”,处处洋溢着安居乐业的新生活气息。而安置区附近几百米处的何平村沃柑种植扶贫产业园,成为了搬迁群众今后持续增收的一个“钱袋子”。“每天工作能有100块的收入,农忙时还能请假先干自家农活,几年下来,越做越顺了。”黄永珍阿姨和其他的二十多名护林员穿梭在挂满果实的果林,认真查看果树长势情况,细心地疏果、剪枝,悉心呵护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为了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持续增产增收目标,港南区和桥圩镇在安置区附近流转440多亩土地用于创建特色产业园,并将流转的土地按照户均1亩的标准划分给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
“不仅要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更要想方设法帮他们有发展、能致富。”桥圩镇党委书记梁焕治介绍,产业基地规模种植沃柑,按照“党支部+村民合作社+产业基地+搬迁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吸纳港南区381户搬迁贫困户为基地成员。为了确保产业扶贫成效,打消搬迁群众对发展产业的顾虑,基地采取统一流转、种植、管理、销售、分红的方式规范运作,并按照6:2:2的比例分红,其中60%分红给贫困户,20%作为基地后续发展经费,20%作为基地管理经费。
在果林里,梁焕治还掰着手指,细细地算了一笔账:基地每亩种植60棵沃柑,按照农技专家建议,第一年每棵留果30斤左右,预计今年每亩产量约1800斤;按目前较保守的市场价3元/斤计算,预计每户可以增收3000元以上。“随着果树成长,每棵的留果量逐年增加,产业扶贫效益越来越明显。”梁焕治说。
同时,港南区和桥圩镇整合易地搬迁安置点周边企业用工需求有关情况,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稳岗拓岗,实现贫困户的就近就业。在安置区内建立占地1125平方米,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的易地扶贫车间,优先接收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加强托底安置就业,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家庭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帮扶搬迁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自主创业。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6月12日,“优化营商环境讲好贵港故事”2020年贵港媒体峰会在贵港市举行,专家聚焦该市优化营商环境所...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