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麻风村”

贵港日报 2020-06-14 13:10 大字
周昱凤

贵港市区往覃塘蒙公乡的方向驱车行驶,在“灵龟宝山”的大牌坊进入后,蜿蜒曲直地穿过若干个丛林与农田,依稀可见前方那一片与树尖齐高的瓦顶,以及那一排排写满着大大的“危”“拆”等标志的黄土泥墙。岁月风霜,带走了它们过去的完整,留下了现在的面目全非。唯有路边那一所类似北京四合庭院的老式建筑,还比较完整。住在周边的人也许都知道,这就是20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麻风村”。

麻风村,就是供患有麻风病的病人集中居住与治疗的村落。麻风病,是一种慢性病,不仅会残害一个人的身体,还具有传染性。从大门口进去,右边几间锈迹斑斑的铁门、铁窗,顶上还横立着“诊室”“药房”“注射室”的门牌,依稀可寻当时医生就医就诊、病人忙碌看病的情景……

穿过院子前厅时,从后院的大铁门里走出来了一位妇女,大约五十来岁,气色颇佳,但行动上有点不方便。看见我来了,亲切地打了声招呼。随即容颜大展!原来,她便是一直留守在这里的最后一名医生——韦大姐。

韦大姐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43年。可以说麻风村的变化更迭,尽收于她的眼底。还没等我们嘘寒问暧的热度退去,她便已情不自禁地向来者讲述开来……

麻风村的修建选址,本身就是要求人烟稀少,远离村庄与闹市的地方,交通自然不会很便利。而当时的医学与医疗设备都不是很发达,与外界有着“一墙之隔”的医护人员,既要每天往返于几十公里以外的医学研究部,又要在长满荆棘的山坳上,采寻一切可以治疗麻风病的草药,这无疑给救治上增加了难度。在那个年代,没有钩机,没有推土机,没有拖拉机,没有铲车,因此,那些不向命运低头的麻风病人,毅然拿起了锄头、镰刀,开路!从此,三百多个挑着扁担、架着锄头的肩膀,便日日夜夜地循环流动在这山田之间。最终,一项伟大的创举在他们的手底下问世——外通闹市内通幽谷的一条康庄大道修建完成了!

在修路的这个施工团里,同样也有许多不可小觑的“巾帼娘子”。

患有麻风病的女同志们,身子相对比较弱,粗活重活自是干不了。但大后方那半边天,可是她们一手撑起!韦大姐告诉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种满桉树的地块,以前全是甘蔗林、花生地。玉米稻谷,蔬菜瓜果,很大一部分都是女同志耕种的。期间的施肥、淋水、除草,样样都做得很到位。到收割季节时,她们还会协同男同志们砍甘蔗,拔花生,再推到外头去榨糖、榨油。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吃大锅钣的。在厨房里头洗碗刷锅忙前忙后的,全是女性,就连掌厨的也不例外。每天清晨,在河边洗衣洗菜的人群里,很少会出现男的。男的白天去地里干活回来,留给他们的都是桌上的热菜热饭,以及干净的换洗衣裳。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行动上会比较困难。可他们生存的意志力却非常强,强到令人惊叹!日常的起居作息,几乎都是自己料理。他们自己制作行走支撑器,不用人搀扶。有时还端着玉米粒和青菜头去畜栏里喂鸡、喂狗——既不给同胞以及医护人员造成累赘,还经常施予恩惠给大家。韦大姐还特别说到,有一个女的,十个手指头关节已经没有了大半,还能拿起针线来缝补衣服、绣鞋垫。好多医生的鞋垫都是她给缝的呢!非常厉害!讲罢,眼上不禁泛出泪光……

麻风村这个地方,不仅有序地组建了施工团、农耕部、后勤队和娘子军,还有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医疗队!

韦大姐继续说,以前她们医生经常都是自己到上面去采药,后来这条路修好后,很多麻风病人就开始跟着医生上山去,背着篓子,帮起忙来。起初,只是个跟班,打下手,后来直接变成了师傅带徒弟。很多麻风病人跟着医生学习了不少医护知识,认识了许多草药材,并经常帮助医师干活,像采摘、晾晒、切剪、配方、煎熬等……有时候在门诊部,医师忙不过来时,常常是这些特殊的“医助”候补顶上。所以,大伙常笑说,当医师们没有穿白大卦时,你根本分不清在忙碌的是医生还是病人。

大约走了挺远的距离,前面有五列成排建造的红砖房屋。韦大姐告诉我们,这就是当时麻风病人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住院部,当年这里有三百多个麻风病人,都全部治愈出院。最后一批患者也于2014年全部转移上南宁,实行全区集中收治。我们看到的那排房屋保存得比较好,也就是最后一批患者居住的地方,其它的均已残缺不全,瓦砾破碎,柱梁腐朽。

曾经,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生命之可贵,用信念诠释了胜利!这老宅,这古迹,会成为多少人忘不了的记忆……

新闻推荐

消防安全走进贵港市邮政快递企业

贵港讯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有效防范和杜绝快递行业市场发生消防安全事故,6月4日,贵港市邮政快递...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