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意锦的“随心计划”

贵港日报 2020-05-30 10:51 大字

本报记者张日芳

5月27日早上7时,港南区新塘镇三平村红社屯村民梁意锦来到本镇湖龙村湖根屯,帮助该屯姚金益摘玉米和辣椒。装满4个麻袋后,姚金益用三轮车拉着玉米和辣椒赶往市区批发市场。

“现不得价,两袋玉米和两袋辣椒,卖不到200块钱。金益家现在特别困难,我计划帮帮他。”当天下午,记者采访时,梁意锦说,两个多月前,他在二桥果蔬批发市场与姚金益偶然相识,后又得知,姚金益的兄长多年前病逝,今年春其父也因病去世,抱病多年的母亲现又住院,家中债台高筑,妻子照顾母亲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他种几亩地,收成甚少,精神跌进低谷。梁意锦计划先和他一起干活,让他开朗些,再想办法帮他筹钱。

这个计划对于向来乐于助人的梁意锦来说,随心随性,自然萌生。类似这样的计划,不一而足。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今春,梁意锦看到武汉疫情严重,早早买好10箱口罩,另备一批物资,计划支援武汉。但他看到周围群众严重缺乏口罩,便先将这些口罩送给本地群众,计划补购10箱再出发去武汉。可当他再次“出手”时,大小药店已是一罩难求。2月4日,他千里单骑驰援武汉,虽然补购口罩的计划“落空”,但驰援武汉的计划落实了。

赴武汉前,梁意锦手写一份计划书:先把粮食运到武汉;捐钱计划;留在武汉帮忙;做好自身防护,二月底平安健康回家。这个计划,在他的坚持中一一实施。他对祖国同胞朴实的爱,紧贴楚荆大地,感动人心。

梁意锦按计划从武汉回来,隔离期结束后,全市扎实推进“五户四联”和疫情防控“门牌码”应用工作,他计划出点力,就报名当了志愿者,义务为群众上门张贴“门牌码”。此后,他看到不少群众的农产品因疫情影响销售,又有了助农计划。他在港南区新塘、桥圩、东津及港北区港城等乡镇(街道)上门为群众采摘、销售当季的玉米、香瓜等农产品。5月9日,他到港城街道旺岭村帮助一贫困户采摘、销售玉米,得知这户人家的老奶奶生病住院,当天晚上,他赴医院探望老人,老人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后生人,多得你了,不然我们家的玉米老在地上了。谢谢!”

对姚金益家庭,梁意锦不仅去帮工,还两次捐款。半个月前,在湖龙村村委的倡议下,乡亲纷纷捐款。“金益家遇上难事,村里人主动帮忙,我觉得农村也是文明成风了。我也一定要帮助他们,帮得一点算一点,这是我的计划。”梁意锦说。

新闻推荐

四星级公建民营康养项目落户覃塘

本报讯(首席记者陈榕玲)5月20日,覃塘区政府与光大百龄帮康养集团签订合约,合作建设覃塘区公建民营康养项目。据...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