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因校制宜推动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覃光英
编者按: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大中小学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近年来,覃塘区教育系统因校制宜,推动各中小学校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实训基地,取得较好的成果,全区劳动教育得到创新发展。
5月9日,学校早读时分,覃塘区樟木三中191班的9名同学组队来到校园“百果园”轮值除草,同学们手持锄头等工具在本班级所划分的片区内通力合作,很快就将大部分杂草除去。虽然大家劳作后都出了点汗,但同学们也因共同劳动而相处得更加融洽……
“虽然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农家子弟,但有部分学生不一定干过农活,所以我们就寻思着利用校园的空地打造一个劳动基地,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场劳作,与植物、动物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樟木三中政教处主任陆海峰说。据介绍,2015年打造劳动教育基地之初,一位老师的家属向学校建议,把生长期短、果期长的百香果作为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物,校领导当即采纳,当年就引进了百香果并扩种至20亩,按照“班级管理,学生参与,老师指导”的原则,每周组织学生进园劳动并学习相关知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考核。经过几年的发展,“百果园”除了百香果,还种植了玉米以及柑橘、杨桃、芒果、李子等果树,在低洼处挖了一张池塘养鱼,劳动教育资源呈多样化。随着时间推移,“百果园”内不少果苗长成并结果,3亩鱼塘的鱼也在收获时节供应到学生饭堂,这都让学生们对劳动课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更感受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在大岭乡中心小学,占地2500平方米的“七彩中草药园”同样不逊色,自2014年6月建成以来,学校将草药园分为蔬菜区和草药区两个区域,蔬菜区种植了丝瓜、观赏性南瓜、吊瓜、葫芦等作物,草药区则种植了180多种常见中草药,主要分为木部、草部、藤部。学校不仅将药园按班级“分田到户”,还编制了关于中草药的教材,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将园中部分草药收集,制成标本,在中草药园成果展示厅里展出,为深入开展中草药认知活动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提供有效平台。
除了利用本校土地、空地外,不少学校还通过借用、租赁学校周边土地的方式打造本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在黄练镇第二初级中学旁,一片占地2.58亩的菜地就是该校的劳动教育基地,当天的劳动实践课上,董惠然等10多名193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给菜地翻地、除草和浇水,不少做过农活的学生手脚麻利做得又快又好。据介绍,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黄练二中将覃塘区安教工程“给菜地”措施和打造劳动教育基地结合起来,通过和周边农户协调借用土地的方式,将菜地分配给相应的教师和班级,不仅能让老师更尽心地指导学生参与劳动,也有效推动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及周边没有多余土地,如何开辟接地气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覃塘一中校园位于覃塘街道内,该校以打造“一校一品”校园茶文化为抓手,不仅在校内设置茶文化课,专门教导学生烫壶、置茶、温杯、冲泡、敬茶等茶艺,还跟当地的茶园签订协议,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茶园学习采茶、护理茶树、炒茶等技能,让学生在校内外体验到茶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至目前,覃塘区157所中小学都有了各自的劳动教育基地,各校立足本校实际,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程,鼓励孩子们自觉参与校园集体及家务劳动,全力推动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思)站在地面站位点测温,按照指定路线,保持一米的距离走到教室,由班主任再次进行统一测温。5月11日,...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