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产业“联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樊盼盼谭辉堂刘志宁
“今天卖出乳鸽800只,共收入1万多元。”4月28日,港南区新塘镇湖表村支书梁敬旺高兴地说。在鸽场的入口,工人正在装笼、搬运、装车,上门收购的老板正忙着清点数目。
港南区通过多部门联动,突破地域限制,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动员发展思路不清晰、资金资源有限的后进村以入股形式跨区域投资,与发展条件优越的村联合建立集体经济“产业联创”党建联盟,将分散的资金、资产和资源集中起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目前,该区共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联创”项目17个,涵盖92个行政村,占比达55.1%,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80多万元。
强引领联合创业有劲头
港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基层办主任梁敏利介绍,“联创”产业园的岗位、土地、阵地等条件,为有知识、有技术、有思路的返乡党员提供了实践创业、交流学习的舞台,优秀人才的引领也让“联创”产业园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7年,“80后”梁敬旺当选为湖表村党支部书记,年轻又有种养经验的他,下定决心振兴几乎“零基础”的村集体经济。“近年食用乳鸽开始兴起,营养丰富,广东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好。”梁敬旺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说干就干,2017年养殖幼鸽200羽,后续引进种鸽200对,当年出栏乳鸽5000羽,实现产值6.5万元。
养殖白鸽效益良好,新塘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引导该镇5个贫困村和3个非贫困村与湖表村进行产业“联创”,整合资金200多万元,在湖表村建设了6栋约3000平方米的鸽舍,通过“基地+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行“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
团结力量大。梁敬旺与其余7个村的负责人群策群力,引进了自动化投料设备,定时定量为白鸽投喂饲料,科学喂养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基地还聘请1名有20多年养鸽经验的技术人员,3名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为饲养员。同时,8个村选举产生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实行每周一村值班制,通过会议公开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开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村集体收支公开透明。
“2019年种鸽存栏9000多对,出栏乳鸽2.2万羽、种鸽5250对,收入108.2万元,分红22.4万元。”梁敬旺介绍。
由于养鸽产业生产经营稳健,该镇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导19个村民合作社投入201.8万元,吸纳该镇1009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贫困户有10对左右的种鸽,年出栏乳鸽150羽以上,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拓思路特色种养提效益
4月26日,笔者在木格镇和平村蔬菜种植联创基地看到,大棚内左右两边各摆着一排架子,每个架子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蔬菜都长得郁郁葱葱。大棚里的丝瓜、豆角、节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和瓜果有的已经爬藤一米多长,有的已经开花。
负责人刘意介绍,2019年初,和平村联合木格村、云垌村、寿莫村,引进贵港市优家汇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在木格村流转土地200余亩,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式,建立木格镇蔬菜种植“联创”基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大的收益?各村和公司经过多次探讨和论证,决定采取立体种植模式发展大棚果蔬,利用早熟、晚熟农作物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在果树下套种萝卜、生姜、芹菜等低矮作物。同时,在大棚内采取花盆立体种植模式,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引入滴灌技术,对果蔬进行立体滴灌,节约生产用水。目前,基地里立体种植果蔬的大棚已经有12个,比普通种植提高了30%~40%的产量。
该基地长期聘用贫困户务工,解决了158人就业,每年给贫困户带来50多万的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5万多元。
在桥圩镇下李村荔枝品改产业园,工人们正在对500多亩嫁接改良的荔枝进行浇水与施肥。下李村支书王燕文介绍,桥圩镇古荔枝林多、产品知名度较高,但存在荔枝品种落后、挂果率低的问题。桥圩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下李村联合青塘、锦垌、长塘等9个村,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扶持资金近200万元,邀请技术人员对荔枝品种进行科学改良,提高果实品质。通过“村党组织+村民合作社+产业园+贫困户”的模式,由村民联合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销售,带动产业发展。经测算,该基地改良荔枝每株挂果不少于100公斤,年收入超500万元,利润超200万元。产业园产生的纯利润由合作社按各村入股比例分配至各村合作社,各村采取“622”的办法进行分红,即:60%分红给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作为基地管理人员报酬,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目标。
集资源物业经济增活力
“两年前,我们这里还是一大片荒地”,八塘街道新陆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蒙东耀介绍,“整整48亩村集体生产生活留用地,附近的湴村也有一块将近10亩的留用地,一直都搁置不动。我们也坐到一起讨论过,怎么把这两块地利用起来,为村民谋取福利,可是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得知情况后,港南区统筹规划,指导6个镇(街道)的17个村(社区)进行“联创”,投入资金82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000多万元,打造集租赁、物流、批发零售等于一体的集体经济物业产业园。产业园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占地约10亩,已完成新型现代化厂房5000多平方米建设工作,并成功引入新型材料制造企业开展租赁合作,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36万元,并逐步递增。二期占地48亩,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计划以批发市场和大型零售核心商业为主,业态涵盖购物中心、步行街、酒店、餐饮等,已完成场地平整、可行报告,正在开展进场勘探工作,建成后预计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4万元,并以每年5%增速递增。
湴村村民陈育敏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高兴地说:“以前这一片地方都是丢荒在这里,大家都觉得很可惜,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很好地利用起来。现在几个村联合起来一起搞开发,一下子就把地盘活起来了,商业楼也建起来了。我看了公示,已经有公司要和村委签租赁协议,一年能收入36万多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村集体收益。集体有钱了,我们全村振兴就更有盼头了。”
木格镇同样按照“联创”发展的思路,由木格村牵头组织周樟村、护录村3个村共同出资建设产业大楼,项目总投资60万元,于2019年底正式签约建设。截至目前,750平方米的产业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预计可以入驻小型商家3家,每年租金收入12万元,每年可为每个村带来4万元收益。
港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幼梅表示,引导各村(社区)“联创”为各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今后还要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新闻推荐
黄富超陆宏夏“沿布边缘缝合,缝制的线路要平整,前裆分别锁边,并车缝下段……”4月29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划得制衣厂就业扶贫车...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