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家育桃李 热心公益传家风 记2019年度全市最美家庭梁仲卿家庭

贵港日报 2020-05-06 11:29 大字

本报见习记者归艳珍

梁仲卿今年76岁,育有一子四女,现在子女们都已事业有成,各有幸福的小家庭了。但他们家每半个月都会举办家庭聚会,每次聚会,包括孙辈都会主动帮忙干活,一家近20人围坐在大圆桌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1964年,从贵高毕业后,梁仲卿就回到家乡港南区东津镇东岭村学校任教。1983年,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分开,梁仲卿被任命为初中部的校长,并继续担任物理、化学科目教学工作。担任校长期间,梁仲卿廉洁奉公,把学校的财物管理得明明白白,公私分明。他除了认真教学,还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自己动手做物理课、化学课的教具……大女儿梁清说:“爸爸当了几十年的老师、校长,教书育人,从来不会想着要从中捞什么好处。”

梁仲卿通过言传身教,让家庭成员懂得了“明白做事,清白做人”的道理,这也成了家人时刻谨记的家规。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个妹妹和三个女儿相继走上了三尺讲台,在乡村从事教育工作,在基层教学一线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几个女儿也成了学校乃至港南区教学骨干教师,分别获得了港南区或贵港市优秀教师称号。梁仲卿的一个妹夫、两个女婿、两个外甥女及外甥女婿也是教师,儿媳妇也在学校工作,每次家庭聚会总会不知不觉地演变成一场教育交流会或者集体研讨课,这成了梁家的一道独特风景。

梁仲卿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早几年,小区要进行道路硬化、路灯安装、主水管接入等,梁仲卿主动召集大伙一起集资建设。他多次奔波于扶贫、公路等部门争取项目落实安排,并且带头捐款,让老家东津镇东岭村凤岭屯在2018年打通了便民出行的最后两公里水泥路。他出钱资助,让经济比较困难的堂弟家的子女们能够继续上学,并资助堂弟建好了房子……

梁仲卿乐于助人的品质对家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子梁增宁兼任村宴大厨,村中有大小事情办宴席时,他都会在工作之余回村掌勺。几个女儿也是单位和村里的热心人,获得了群众不少的赞扬。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女儿梁清主动请缨到木松岭社区当志愿者,几个女儿都为抗疫捐款并积极购买本地因疫情滞销的“爱心水果”。已经参加工作的外孙黄里特别孝敬老人,每年春节都会上门为村里的老人送红包。在北京读研的外孙石梁征这几年都利用寒假时间为市民和邻居写春联。

梁仲卿一直以来爱读书看报,用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家里每年征订书报的费用都有上千元。”梁清说。在他家里,书架上总是放着《贵港日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报刊文摘》《对联》等报刊。“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家人的阅读兴趣被父亲培养了起来,家里的书香气息变得浓厚了。”二女儿梁琼说。

现在,五个子女都已事业有成,并且在城里安了家,而兄弟姐妹之间还是一如既往非常孝敬老人,坚持做到团结互助,哪一家遇到困难,大家都会在一起商量一起面对一起解决。表兄弟姐妹间也亲密无间,常常聚在一起学习、玩乐。

“梁校长有一个相敬相爱的大家庭,子女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后辈热情文明健康上进。”邻居们经常说,最羡慕他们一家了,经常看见他们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很和谐、温暖。

新闻推荐

2020年道德讲堂总堂第1期开讲

本报讯(记者蒙思婷)4月30日,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办的2020年道德讲堂总堂第1期在广电大楼开讲。本期讲堂以“责...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