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于心 不言苦难 访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桂林

贵港日报 2020-03-25 10:26 大字

本报记者张日芳

“残疾人低保户赖某夫妇,儿子18年前入狱,刑满5年后获释放却不知所踪。我带着工作组跑看守所,跑监狱,从贵港到南宁,从南宁到柳州,反复查档,多番折腾,苦不堪言,终有结果。看到他们一家团聚泣不成声,我也泣不成声,所有的苦,都不算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黄桂林与记者分享工作感受,她的出色,源于信仰。

黄桂林有着30多年党龄、16年基层工作经验、15年信访工作经历,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获自治区记功表彰。她说:“党的历史丰碑给我无限动力,现实工作中我坚定竭力服务群众的信念,这是神圣的使命,高于一切。”

崇高的信仰给黄桂林带来无畏困难的勇气。2011年11月,市人民政府依法对中心城区150多间“双违”建筑拆除,群众一时接受不了,有消息称群众将集体上访。黄桂林知道后提两桶米酒去和群众吃饭,一个多月下访33次,13次与群众协调商量,2012年春节事情获得圆满解决。

黄桂林坚信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2016年9月,黎某丈夫赵某猝死在市区某公园。家属认为是有关机关不作为和乱作为所致,多次上访,提出25项诉求,赵某遗体也一直停放在殡仪馆。2018年6月,上级把此案件列入重点督办案件,要求当年9月底前解决。为此,黄桂林两次带专案组前往赵某家乡湖南省某县城,曾被其家属“晾晒”三天,见面后又被指责辱骂,沟通陷入僵局。她同赵某两位哥哥彻夜长谈,将在贵港调查的情况详细反馈,提出处理方案。“我们转了5次车才来到你们县城,又辛辛苦苦来到村中找你们,很不容易,没有诚心,做得到吗?”她的话,获对方认同。经深度沟通,彼此信任,信访人的诉求由25个减至3个,最终获得解决。曾经谩骂的家属,与她抱成一团,哭在一起。上级对这“三跨三分离”案件的处理表示非常满意。

崇高信仰鞭策黄桂林常常“自找苦吃”。2007年,覃塘蒙公一位80多岁老人柱着拐仗来找黄桂林。这位老人是“老革命”,地级贵港市成立前享受玉林地委组织部所定每月20元津贴的政策。“至今没有增加”,老人说出此话时,黄桂林一阵心酸,叫来两份快餐和老人一起吃,帮他写材料。“我又想到可能还有其他人,便去三区排查,结果真的核出类似人员13人,我向上级申请,为他们每人每月争取到300元。”黄桂林说,不久后有一天,这位老人拿一包生姜来送给她,说看到她帮写材料时咳嗽严重,可能需要姜片保健。黄桂林给老人递过100块钱,老人坚持不收,她便送老人去车站,为老人买车票和点心,送其上车,胜似亲人。

崇高信仰给予黄桂林推动信访改革的动力。台账显示,15年来,黄桂林亲手协调处理案件1300多件,每一件都历经艰辛,注满心血。2013年,她推动出台《贵港市联动协调处理信访案件暂行办法》,对信访案件的协调处理的责任和程序做了具体明确。《办法》出台后有力推动了全市信访案件的协调处理,成为全区信访工作改革的亮点。在她的策划下,2017年、2018年、2019年共攻坚化解历史积案500多件,特别是去年的“三重信访案件攻坚战活动”,成为全国信访工作首创项目,得到自治区信访局和国家信访局的充分肯定。

新闻推荐

战“疫”中诠释责任与担当 记港北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陆健锋

李颖杨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港北公安分局全体民警、辅警全力以赴,义不容辞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在...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