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资源 精准发力 港南区发展村集体经济扫描

广西日报 2019-12-10 22:10 大字

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谭辉堂樊盼盼

“经过参观和讨论,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让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了思路。”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支书刘达开说。近日,该区召开“书记面对面·找差距抓落实”谈“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现场推进会,刘达开和部分村支书代表先后参观新塘、瓦塘、桥圩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后信心满满。

“书记面对面·找差距抓落实”平台是港南区委结合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创新推出抓党建促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该平台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谈认识、找差距,寻对策、抓落实,形成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强大牵引力和推动力。

至10月底,港南区已提前完成年内所有行政村(156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万元以上目标。

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介绍,该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建强一座堡垒,干成一件难事,振兴一个村屯”的总基调,念好“激活内生动力、盘活‘沉睡’资源、灵活施策发力”发展诀,奏响村级集体经济齐头并进之曲。

A激活内生动力

“梁支书思路活,又肯干,带领我们发展,村里生产生活条件和集体经济都实现了大变样。”提起新塘镇湖表村党支部书记梁敬旺,村民赞不绝口。梁敬旺是个“80后”,做事干练,敢想敢干。作为村里的种养能手,他带领村民群众发展养鸽等产业,使湖表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年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为激活贫困村的内生动力,港南区狠抓队伍建设,2017年以来,共选配懂经济、会经营的能人37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先后组织500多人次的村支书、主任和村民合作社社长到外地交流学习。同时,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2018年以来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83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深入一线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有效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为有效激励各村发展产业,出台《港南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各村经社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可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的纯收入新增部分的10%-15%提取奖励资金,对村民合作社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这样做,激发了村‘两委’和村民合作社负责人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行动起来发展产业。”瓦塘镇八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单晓鸿说。该村通过清理不规范合同、回收集体山岭等措施,回收土地近百亩,并公开招租,每年获取租金4万多元。同时,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50亩沃柑种植基地,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8万元。2018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相比2016年0.2万元和2017年2万元,分别增长50倍和5倍。

B盘活“沉睡”资源

“哇,原来我们村的荒山野岭这么值钱!”今年8月底,港南区桥圩镇新华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承租户重新签订6份合同,涉及面积1476.4亩,租金从原来的每亩10多元增至400元,村集体收入一下子增加到47.5多万元,村民代表对此纷纷点头称赞。

新华村集体拥有2000多亩林地和鱼塘,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出租林地和鱼塘。由于种种原因,租金每年每亩平均仅为10多元,到今年6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6万多元。村民对此颇有意见。

今年4月,桥圩镇部署清理不规范合同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工作以来,港南公安分局派驻新华村工作队员陈东会同镇司法所、村“两委”班子和驻村法律顾问“三种力量”,对该村所有的承包合同逐一“过筛子”,罗列出每份合同不规范清单,多次与镇领导到法院、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清理工作。通过逐一与承包方面对面谈道理、讲政策,充分肯定承包方过去对村集体所做的贡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们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不规范合同的清理工作,保障村集体的利益。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成功清理不规范合同5份,涉及土地将近1500亩。

“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是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滞后的通病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港南区以成为自治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对各村“三资”进行全面清理、整合、盘活。运用“一清、二谈、三诉讼”工作方法——“一清”,审核村集体资源资产承包合同,全面清理发包时间过长、价格明显偏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合理、不规范合同;“二谈”,与承包方面对面商谈,指出合同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以双方都能接受、较合理的价格签订补充协议;“三诉讼”,对清理起来难度较大,或经多次协调承包方仍然不予配合的,由该区委组织部联合纪委监委、法制办、农业农村等部门,指导村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顾问走司法程序解决。通过努力,该区成功清理不规范资产资源出租合同237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10多万元。

C灵活施策发力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万能钥匙’,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各村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鼓励基层先闯先试。”港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幼梅说。

根据这一思路,港南区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外部帮扶与自力更生有机衔接,2017年以来,累计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5000多万元,撬动村民自筹和金融社会资本4.5亿元,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探索出产业联创、返乡带动、资源出租、产权服务、招商引资、乡村旅游等10多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确权不确地、增人不增股、人变股也变。”东津镇石连村冲口屯党员李平2016年从外地返乡创业,创新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重新整合该屯的承包地、丢荒地,共将4000多亩土地收归集体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带领全屯135户农民群众发展百香果产业,建成了共计1350亩的百香果连片种植基地。2018年,百香果产业产值900多万元,户均增收1700多元。预计今年全年利润达到370万元,成为该区“返乡带动型”发展产业的典型代表。

而八塘镇新安村拥有550多亩滩涂地,难以发展种养殖产业,该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将该片土地流转给企业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近14万元。

新塘镇湖表村则联合三岸、东和、蒙大等8个村建立“产业联创”基地,通过建立肉鸽养殖基地带动村集体创收。2018年,“联创”基地创收13万元,预计今年全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目前,港南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联创”项目15个,涉及43个行政村,占比26%,2018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0多万元。

姚幼梅表示,下一步,港南区将继续整合资源、多措并举,一以贯之地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云表村:产业强了集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张思)一年之计在于“冬”。近日,在外创业的覃塘区五里镇云表村村民黄仕全、覃日升、覃国勇等给村干部打...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