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现代农业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通讯员陆宏夏)丰收时节,富硒稻、百香果、小龙虾、瑶山鸡等港北区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港北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唱响富硒特色戏
眼下正是晚稻收割时节,港北田间处处是丰收景象:随着收割机来回穿梭,片片水稻变成一袋袋谷子,稻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港北区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预计稻谷产量14.8万吨。
为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港北区充分利用当地土壤含硒质量好、硒含量高的资源优势,以富硒优质稻为主导产业,建设富硒优质稻产业核心示范区,着力打造现代粮食生产典型示范样板。
该区坚持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走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之路,整合中小型富硒稻米加工企业,逐步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同时成立以21家经营主体为首批成员的港北区富硒香米产业联盟,进一步加强水稻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管控,推进富硒香米产业深度开发,打造高品质的富硒香米品牌。目前,该区共发展富硒优质稻种植2万多亩,已有10个大米产品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其中“雄达”牌、“聖民”牌、“万福”牌富硒大米荣获2016年、2018年中国(恩施)硒博会金奖,港北区富硒优质稻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四星级示范区。
为做大富硒农产品品牌,港北区以富硒资源开发作为主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富硒农产品开发,进一步丰富富硒产品种类,做大富硒产业规模,促进该区富硒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港北区有富硒茶、富硒瑶山鸡蛋、富硒鱼、富硒稻虾、富硒橘红等富硒农产品。
壮大休闲农业产业
走在奇石乡河净屯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只见文化活动中心、风景桥、沿江景观道路、烧烤场、农庄等设施已建好,生态种植区种有坚果、沃柑、西红柿等果蔬,养殖区开展蓝刀鱼人工养殖。
港北区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目前,该区正大力发展大圩镇龙涡瀑布、根竹镇西江田韵等旅游项目,挖掘奇石乡河净屯、庆丰镇夏里村、大圩镇石坑屯等乡村的民族风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产业特色,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让掩映于风景中的农村焕发勃勃生机,带动村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抱团发展助增收
港北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抓好示范区的产业培育,把示范区打造成引领传统主导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年内创建49个各级农业示范区,其中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6个、村级示范点40个。目前,各级示范区验收工作已完成,将于12月公布验收结果。
港北区通过组建专业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创建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该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57家、家庭农场254家,初步形成了贵城、港城的休闲观光农业,大圩的百香果、中药材种植,庆丰的富硒水稻,武乐的橘红、荔枝种植,中里、奇石的毛竹、油茶种植等“一乡一品”特色农业格局。
该区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积极组织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参加各种展销会,大力推介港北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有效拓宽农产品、土特产品销售渠道。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3元,同比增长10.2%。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徐智坚通讯员梁涵)今年以来,市环卫处紧紧围绕环卫职能工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国家卫...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