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表村三个“变身”发展村集体经济

贵港日报 2019-11-09 10:14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陆小洁通讯员梁富钦)近年来,港南区新塘镇湖表村推动村与村之间形成发展合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变“单打独斗”为“联合发展”。2018年6月,湖表村牵头与周边的三岸村、东和村、蒙大村、龙兰村、陈村、新和村、大郑村共8个村达成联合发展共识,打破单个行政村的界限,将村发展资金拧成一股绳,合力发展集体经济。当年7月,这8个村在湖表村联合成立了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养殖白鸽为主、套种茶树菇、蔬菜为辅的种养产业基地,理事长由湖表村村支书担任,各村按照投入比例分红,8个村成为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始人”。

港南区划拨到8个村的235万元成为基地的启动资金,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合作社采用“党建引领、市场运作、成员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同时,在8个村的村干部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合作社实行每周一村值班制,每个月召开一次社管会会议,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总结、财务进行公开,让每个村实时了解生产经营和财务情况,接受社监会监督,确保合作社在各村的参与下有方向、有目的运营,最大限度发挥合作社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的作用。2018年该基地建成投产后,收益13.5万元,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

变“输血”为“造血”。该村通过“基地+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纳新塘镇1009户贫困户,实行“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19个村村民合作社投入资金201.8万元,每户贫困户有约10对种鸽,年出栏乳鸽150羽以上,成为基地“小股东”。基地按投资额产出的纯收益提取60%与贫困户分红,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用于扶贫产业基地管理人员劳务费等其他支出。通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增收捆绑,村集体经济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持续增收。

变“空壳村”为产业村。新塘镇蒙大村、龙兰村、陈村是港南区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缺少产业支撑,蒙大村更是几乎零收入的“空壳村”。2018年,联创白鸽基地获得良好收益,3个村分别获得3.2万元分红收入。2019年1月至9月,合作社已出栏乳鸽1.3万羽,培育种鸽6300对,收入75.7万元,已分红18.8万元,合作发展的8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提前达标。预计2020年合作社利润达100万元以上,变“空壳村”为产业村。该基地二期已开始平整土地,计划投入251.8万元,主要用于搭建6个鸽舍约3100平方米及相应配套设施,养殖1万对种鸽,年出栏肉鸽18万羽以上,同时套种茶树菇、蔬菜等,打造“闭环式”生态产业链,形成产业带动格局。

新闻推荐

检察长受聘校园“法治副校长”

本报讯(记者梁启勇通讯员李映秀)最近,覃塘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达文及3名副检察长受聘辖区1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