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未除者,所愿皆除之

贵港日报 2019-02-04 10:36 大字
徐强

今天是大年三十,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所谓“一岁尽今夕”,过了今夜,旧岁辞去,新年到来,故名“除夕”。

民国《贵县志》写道:“除夕,贴春联、挂门纸、祀祖、燃爆竹,谓之封门。是夜,长幼咸集,燃炬,盘桓达曙,谓之守岁。炊糯饭、治壶觞,以备元日宴客。”民国《贵县志》还收录有清人陈芝诰写的一组《怀城四季竹枝词》,其中《守岁》一首写道:“搓罢团团百子圆,三更时候拜诸天。相逢一笑齐恭喜,儿女争夸压岁钱。”

1991年版《桂平县志》写道,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杀鸡祭祖,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年长者以彩钱分赐小孩,名为‘压岁钱’。除夕之夜,缸水盈,米桶满,饭菜剩,预兆来年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兴趣浓者灯火长明,通宵达旦迎春守岁。午夜零时,家家户户敞开大门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福。”

2013年版《平南县志》写道,除夕之际,“家家张贴春联,鞭炮送旧岁,吃丰盛晚餐。当晚灯亮达旦,叫作‘点长明灯’。凌晨鸣炮迎新年,人人穿新衣,逢人讲‘恭喜发财’之类吉利话,长辈给儿童赠小红包(利市)。整天游乐,或看舞狮表演。”

方志记载的这些辞旧迎新习俗,千百年来为贵港人民所沿袭,代代传承,奉行如仪。非独贵港如此,放眼全国,这些习俗也是大同小异。杀鸡、祭祖,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服、吃团圆饭,封压岁钱、点长明灯,这些节日里的“日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符号,成为比血液还要紧密的联系纽带,是中国人过中国年的来路和去向。

传统中国以农业立国,除夕习俗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人们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驱逐各种突如其来的凶猛野兽和黑暗中的魑魅魍魉,成为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第一要务。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春联起源于辟邪的桃符,放鞭炮是为了吓跑一种叫做“年”的凶兽,压岁钱能起到防止一个名为“祟”的小妖精伤害孩子的作用,通宵达旦亮灯守岁,则是旨在用光明驱走黑夜里的妖魔鬼怪,祈求来年大吉大利、老少平安。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些带有实际功用的行动,在长长一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白驹过隙,流年似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先辈们那些目标明确的举止,显然已经丧失了实际的效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习俗”。不过这些习俗并没有淡化乃至消失,反而成了中国人鲜明的标签和烙印。因为这些习俗具有强烈的仪式感,正是这种仪式感,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亲和感。如果离开了这些习俗,以及建立在这些习俗基础上的仪式,还有这些仪式所寄托的美好愿望,“中国人”和“中国年”都将不复存在。

宋代诗人王铚在《除夕》诗中写道:“天回万象春,除尽群阴卑。地除众枯槁,从今作华滋。”“此是有尽处,那知无尽时。凡所未除者,所愿皆除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天灾人祸的远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幸福的无限憧憬。天下太平,生活富裕安康,这是中国人民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年复一年,代代无穷已。

新闻推荐

让群众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 记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市群艺馆

本报记者高瞻“我们群艺人的梦想,就是让全市老百姓共享文化盛宴,让群众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近日,市群艺馆馆...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