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聚力破解农村教育难题
港北讯近年来,港北区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在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管理体系改革上下足功夫,大力推进乡村义务教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薄弱等突出问题,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农村教育由弱变强
港北区科学优化乡村学校规划布局,结合城镇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对全区乡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多轮调整,撤并了33所村小学。同时加大投入,夯实乡村学校硬件,完善奇石乡中心小学和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室、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学习生活设施建设,村小学4至6年级全部学生到中心小学和寄宿制民族小学就读。目前,该区每个乡镇均设置有1所以上初中,每个行政村均设置有1所以上小学(教学点),中小学布局结构基本合理,教育资源配置基本达到均衡。
该区还统筹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乡村学校教学、生活、卫生条件和校园文化环境,着力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好学校”。仅2018年就投入资金7439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改造计划和校舍维修基建项目208个,建设校舍面积73368平方米,运动场102330平方米,教学设备设施3847台。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资金2900万元实施4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增加校舍面积10010平方米、运动场8320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103个、计算机74台、图书28万册,确保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接入市教育城域网、接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运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向农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尊师重教留住人才
近年来,港北区通过编制保障、待遇保障、制度保障“三保障”工作方法,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断补强乡村教育师资力量,增强乡村教师的责任感、获得感、荣誉感。
编制保障。实行“区考县管校聘”的管理机制。按照“学校定岗、科室定员、政府定编”的原则制订乡村教师招聘计划,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对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历届毕业生自愿要求到相对艰苦的山区、农村学校任教的优先录用。同时,通过公开招考、政府聘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妥善解决乡村教师紧缺问题。2017至2018年公开招聘教师400名,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招聘教师112人,安排在农村学校,有效补充了乡村学校教师的力量。此外,利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超岗位比例聘用教师179人。
待遇保障。全面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近年来,该区落实配套资金414.66万元用于提高补助标准,全区已累计发放偏远艰苦地区教职工生活补助资金767.22万元,乡村教师每月收入比城区学校教师多500至700元,惠及776名乡村教师,“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局面初步形成。
制度保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乡村教师激励制度,2017年为1352名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乡村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优秀教师表彰奖励、评聘职称适当向乡村教师倾斜。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近年来共投入资金9256万元新建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1763套。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港北区不断完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和制度,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同时,强化学校规范办学,建立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常规管理督导、检查、通报、问责机制,在全区建立了10个中小学(幼儿园)督学责任区,严格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
该区还建立学区制管理制度,推进学区资源共享。在贵港市率先推动学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学区内实现了教学管理、教育资源使用、教师培训和教师调配等方面的“六统一”管理。同时,加强对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统筹管理,实行学区内学校领导及教师交流任职、任教,实施交流轮岗和支教走教政策,促进学区内师资均衡配置。该区获得了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陆宏夏刘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瞻2018年6月28至29日,自治区文明城市测评组对贵港市进行了实地测评和问卷调查,并于8月3日反馈了测...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