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科技激发发展新动能 贵港市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概况

广西日报 2018-11-07 07:54 大字

贵港市主要领导到云计算中心调研。 贵港市荣获“2018’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 9月21日,数字贵港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陈榕玲/摄 广西中科曙光云计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爱萍介绍贵港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空天地一体化感知新型智慧城市平台。 贵港智慧城市管理运营平台。

自2017年11月智慧城市项目启动以来,贵港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数字广西大会精神,按照贵港市委、市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推动贵港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26个项目(13个政府付费项目、13个使用者付费项目)齐头并进,141个子系统已经建成上线;荣获“2018’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并在颁奖晚宴上作特邀发言;获得2018中国智慧城市高峰会议承办权,定于11月8-10日举办;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并在2018智慧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发布会上作为国内4个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之一进行经验介绍。

——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各方关系。贵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调整充实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后,由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组建专职管理机构——贵港市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由贵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任中心主任,贵港市政府秘书长和贵港市发改委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一名副处级领导担任专职副主任,并配备了7名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干部;负责统一管理贵港市的信息资源,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体系,统筹全市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审批、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理顺贵港市政府、主管单位、牵头单位、项目公司及相关机构单位等各方面的关系。

——探索采用PPP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贵港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了PPP模式进行建设,是广西区内首个以PPP模式进行综合开发、投资额最大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25.2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付费类投资10.6亿元,合作期10年;使用者付费类投资14.6亿元,合作期20年),也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项目执行库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与广西中科曙光云计算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只用较少的启动资金,充分利用企业雄厚的资本力量、先进的管理理念、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等优势,撬起投资较大的项目,实现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地弥补政府资金、人才、技术不足等短板,保证了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顶层设计“一盘棋”,并行建设“一体化”。根据《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贵港市“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战略定位,遵循“一城一策”原则,以“惠民、善政、兴业”为主要目标,构建该市“一盘棋”的“智慧贵港顶层设计”架构。“一盘棋”是按照“一云、一网、一图”总体框架和“1+2+4”模式(即:一套体系、两层平台、四类应用)推进项目建设,先后建成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等“一平台两中心”,为智慧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设计了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教育等26个子项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融共享,一体化建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机制。

——建立三级联动协调机制,保证项目有序进行。为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大数据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形成了一套三级联动协调机制:第一级是由大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与项目公司董事长就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协调;第二级是由大数据中心专职副主任、项目公司副总裁及各牵头部门分管领导等就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解决;第三级是大数据中心人员、项目公司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及各牵头单位的业务负责人就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联系沟通。通过当面交流、电话沟通、会议协调、书函协商等方式,建立三级联动交流制度,及时解决各类问题。目前,大小协调会已组织开展80多次。

——强力推进数据归集,夯实数据应用基础。贵港市通过多次强力协调,分两个阶段推进数据归集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第一阶段是归集数据,目前已完成了40多个部委办局共3亿多条优先基础数据采集。第二阶段是对所归集的数据进行治理,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形成统一出口,实现数据动态共享交换。尤其是社会安全治理方面,整合公安与交通、社区、市政、水务、消防、旅游等其他数据,以城市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完善安全技术防控手段,实现海量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动态按需共享,达到社会安全治理共管、共治。

——突出智慧政务建设,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贵港市坚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突出抓好智慧政务建设,目前政务服务公开、网上咨询、一窗受理、业务协同、并联审批、监督考评、信息共享等建成使用,实现“一号一网一窗”效果:企业开办2小时、不动产抵押登记4天、园区企业投资35天、企业投资48天完成,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窗办结”“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及自助终端24小时不打烊的阳光、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推动流程优化再造,在注册登记、市场准入等商事服务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针对性强的服务,有效优化了营商环境。

——突出智慧化便民,促进均衡普惠。贵港市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的体系。通过整合人社、交通、医疗、教育、社区、商业、社区等各方资源,建设医疗、人社、教育等民生服务大数据,“一站式”畅享贵港,把衣、食、住、行、缴费等便民服务都融在掌间,实现民生服务资源共享、均衡、普惠。。

——采用先进前沿技术,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贵港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军民融合技术使用,采用智能物联网、高分卫星空天地一体化感知技术(遥感卫星)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库、河流、空气、树林、土地等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整合环保、水务、国土等各领域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实现管理智能高效化和监控预警自动化,构建生态环境信用管理和宏观决策机制,最终建立起闭环立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以新科技激发发展新动能,推动贵港数字产业化发展。通过信息一体化加大数字化与产业融合力度,提升贵港市建材、冶金、制糖、板材、电力等传统“老五样”产业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提高信息通信网络、智慧应用、传感、云计算等多项智能技术在新兴产业的应用,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三篇”数字化、智慧化发展。通过建立数据开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数字化产业集群效用,落地创新科技产业园,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擎,带动贵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将贵港打造成绿色生态、产业繁荣、和谐宜居的广西乃至全国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市。(除署名外,本版文图由中共贵港市委员会贵港市人民政府提供)

新闻推荐

贵港市荣获“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

本报讯(记者姜佳坤)10月30日,经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同意授予贵港市“全国富硒农...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