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回复需要更接地气

贵港日报 2018-08-14 10:02 大字

梁松

主持人语:网络问政平台是网民直接与政府部门对话的有效渠道,相关部门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网民的疑问认真作答,力戒走形式和打官腔。

贵港市网络问政平台是市委、市政府听取民声、汇聚民智、推进民主决策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渠道,也是市委、市政府联系社会、服务群众、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问政平台自2015年11月11日开通以来,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和诉求,引起了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视,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但也有不少部门单位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推卸责任,与开通网络问政平台的宗旨背道而驰。

7月12日,网友“gg360”在问政平台上向市市政局反映,市汽车南站对面的江南商贸城北区与南区之间有一段20米左右的路段一直没有硬化,周边有多家学校、小区和单位,人流、车流量大,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市民出行艰难。这种情况快10年了,请问何时能硬化道路?之前,网友“weisheng”“gxgui-gang”也曾在平台上向有关部门反映此路段的坑洼问题。有关部门的答复是:由于该路段另有用途,为避免重复建设,改造计划暂时未有进度。一句“另有用途”,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明显是不作为、怕担当的表现。民生无小事。不管该路段有何用途,在项目未有着落之前,理应把损毁的道路先修复,方便市民出行,这是浅显的道理。好比家里的小车经常出故障,想换一辆新的,又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在新车买回来之前,总得维修旧车吧?

像这样的例子,在网络问政答复里屡见不鲜。2016年4月5日,网友“星仔”在平台提问:“港南城区龙狗井路坑坑洼洼,居民出行难,急盼硬化。”该网友称,龙狗井路位于中山南路东面、中国农业银行港南支行北面,路宽10米,与中山南路相接,是当地200多户共1000多名居民进出的唯一道路,已经安装了路灯,但没有硬化。由于多年来得不到硬化,车辆进出导致路面坑坑洼洼,居民苦不堪言。有些居民在路边开荒种菜,乱丢垃圾,还有人在此搭建临时厕所,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网友希望有关部门硬化此路,方便市民出行。对此,港南区市政局网络发言人回复称,龙狗井路属于西江河畔农村土地收储整治项目C地块征拆范围,征地范围内的道路设施由项目业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该局现不属于项目业主,无法对该路段进行硬化。目前,该路段比两年前更加破烂不堪,居民出行“水深火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不说该地块的收储整治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就算有了业主,在项目没有决定何时动工之前,也应该先修复道路,方便市民出行。如果该项目再过十年八年还没有开工,住该片区的居民那算是没盼头了。

网络问政的核心在于为民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接地气敢担当,才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爱民之心,才能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希望被网络问政的部门单位或网络发言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答复网民的问政之前,先到现场走一走,接接地气,了解百姓疾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的诉求,而不是拿着文件照本宣科,敷衍了事。

新闻推荐

贵港公积金中心让职工办事“最多跑一次”

贵港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让职工办事“最...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