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 防暑为要
图为7月12日下午,西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焊接地面栏杆设施。(记者欧钰宇摄)本报记者欧钰宇
近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7月上旬,贵港市持续多天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贵港市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市气象台天气预报员陈向东说。
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给出的数据显示,严重中暑患者,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40%至50%。因此,夏日高温作业,防暑降温尤为重要。
调整工作时间
工人们或蹲着,或坐在一块木板加一块砖头拼接而成的小板凳甚至是一个油漆桶上,躬着腰,头戴安全帽,脸戴面罩,手戴手套,身着厚实的长衫长裤,正在焊接地面栏杆设施。这是记者7月12日下午在西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的场景。
当天最高气温超过35℃,站在桥上,没有一丝风,只有热浪来袭。安全帽、手套、胶底布鞋、厚实的长衫长裤……这已成为工人们的标配。夏日炎炎,他们不但要在烈日下工作,还要把自己全副武装,包裹严实,确保安全。
目前西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已进入桥面配套设施建设阶段。“尽管工期紧张,考虑到天气因素,还是将下午的开工时间调整到3点。每间工人宿舍都安装了空调。”该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余德忠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工程进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多个工地采取调整工作时间的方法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早上6点到中午11点施工,提前一个小时开工收工,下午开工时间延迟到3点。根据不同的工种,部分工种安排在晚上加班作业。”贵港城区至兴六高速贵港出入口一级连线和金港大道(迎宾大道至解放路段)交通提升改造工程施工单位负责人梁桂柯说。
配备防暑物品
不到20平方米的简易房里,配备了风扇、饮水机、微波炉、电车快速充电设备、应急药箱等,这里是位于市区金港大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旁的“工会爱心驿站”。
为解决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就餐、饮水、休息等问题,面对面、零距离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由市总工会和港北区总工会出资,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具体建设,在港北中心城区建设了5座“工会爱心驿站”。驿站分别位于迎宾大道欧景蓝湾西侧、马草江公园东侧、金港大道市工商局旁、金港大道人民银行旁、东湖公园原市总工会大楼前。
“你看,夏桑菊、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穿心莲等等,我们都备着呢。”驿站的工作人员打开应急药箱,一一给记者介绍着。据工作人员介绍,驿站里的物资都是免费提供的,管理所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熬制绿豆汤和凉茶送到驿站,在驿站开放时间段内,户外工作人员可随时入站休息并享受驿站提供的服务。
中暑须及时救治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防范意识增强,中暑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还是不容忽视,中暑高发人群还是以乡镇农村地区为主。”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黄育强说。
据黄育强介绍,轻症中暑,有头晕、口渴症状,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康复。重症中暑,分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四种类型。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热衰竭,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日射病,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热射病,因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黄育强说,预防中暑,要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在35℃以上高温环境下作业;高温环境下作业采取必要的防护装置,如防辐射、反光、降温设备;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中暑后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如患者体温持续上升,可以用冷水或冰水进行适当物理降温;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应取左侧卧位,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立即送医院急救。
新闻推荐
贵港广播电视台刘清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自...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