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墓出土陶灶文化

贵港日报 2018-07-19 12:14 大字

贵港市博物馆甘雨棠

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唐代的司马贞作《史记》的“索隐”时,注明是出自管子的话。管仲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也至关重要。

“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灶是人们日常烹饪食物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陶灶精致美观,是先人生活舒适性的代表,但作为重要的象征性的代表器物又不能拿来陪葬,所以古人发挥了智慧,仿制生前所用,烧制缩小版的器物,一般除了灶台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随葬器,还有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秦汉时期是丧葬文明的繁荣期,在“视死如生”的时代传统文化背景下,后人要为逝者准备好一套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而之所以丰富,也是因为在汉代早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灶作为陪葬明器大量出现在墓葬之中。这些陶灶形态各异,做工精美,墓中放置主人生前所用器具陪葬。陶灶反映出来的信息很多,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模型明器兴起。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不仅用死者生前所喜好的器物陪葬,还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从已发现的汉墓随葬品来看,陶灶是这时期非常典型的随葬明器之一。

在贵港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这件东汉灰陶四孔三俑陶灶,该明器陶灶通体呈棕灰色,造型别具一格,人物动作逼真,再现了东汉时期酿酒作坊的场面,设计科学性强,省时省料,为后代沿用此形式灶几乎2000年,构造基本完整。出土时有小残缺处:门口烧火大人缺头,灶后囱已断,中锅少双耳,尾位锅为代用品。灶体呈立体长方形,陶质坚硬,有拱式火门,有间壁分开门外与主体。灶门左侧有一人抱小孩坐着,灶面置四锅位,粘连有陶釜三只,尾位空着。左、右两侧各有两只水缸,连着灶身,靠近灶门口的缸边各站立有一人,双手似作擦米状,构成了一幅东汉时代酿酒作坊的生产场面图,形象清晰、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这些都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时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景之一。

在古汉代,人们普遍都受到了道家或道家祭祀思想的影响。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祭灶也成为求仙的手段。灶从而在汉代人心中有了新的含义,也间接促进了陶灶的流行。

因此,陶灶不仅仅作为随葬品出现在汉墓中,它所包含的信息还有很多,它不仅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映照,还融合了汉代人的祭灶思想,因此我们能通过以前的形制、装饰各异的陶灶了解汉代人的生存背景、生活和饮食习俗、思想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

陶灶在贵港汉墓葬明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说数量不多,但型式也较为复杂。西汉早期的陶灶多为长方形,灶面中间有一个大灶眼,灶眼上有釜等灶具。灶身前壁有门,后有烟囱。到了西汉晚期,灶面面积增大,大灶眼后还增设多一个灶眼,灶面上模印出各种食物及灶具。至东汉时陶灶明器的设计更为精巧,除了灶眼增加到三至五个,灶的形状已不再只是长方形。此时陶灶的装饰亦更加复杂,较以前纯粹在灶面上雕刻花纹讲究得多。在今天可以看到的诸多形态各异的汉代陶灶中,无不反映了当时的工匠智慧、生活情调以及高超的制陶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西汉早期的灶面装饰较少,以素面为主,有的仅仅在灶前壁火门周围饰简单的装饰图案。这种素面灶形成主要由当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连年的战争造成经济萧条,器物也随之而变得简单实用,不再使用繁琐而复杂的装饰图案。西汉中期以后,作为明器的陶灶变化很大,装饰不仅局限于火门周围,在灶面和灶的四壁都出现了精美的装饰,烟囱的装饰也变得精细,造型写实,生活气息浓郁,是当时生者对死者在阴间生活的周到考虑,以及当时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期盼。

汉代墓葬随葬陶灶不仅揭示了汉代人们的丧葬习俗,还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了解汉代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汉代墓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汉文化的深入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新闻推荐

港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

港北讯今年以来,港北区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