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偏西称为“昃”

贵港日报 2018-07-05 11:55 大字

贵港宣传公众号贵港日报公众号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首先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天下尽是不平声。(打一字)”大家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正确答案应该是“昃”字。

要理解这个谜语,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古汉语声调的基础知识。古人把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和今天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是不太一样的。古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又把“平、上、去、入”四声分为两大类,其中“平”是平声,“上、去、入”三声则统称为“仄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仄”。

楷书的“昃”字是上下结构,上方为“日”,下方为“仄”。“日”代表太阳,太阳普照的地方称为“天下”;“仄”指仄声,与平声相对,也就是“不平声”。因此,“昃”字在结构上就可以理解为“天下尽是不平声”。当然,这里的“不平声”是语带双关的,既指仄声,也指人们抱怨世界不公平的声音。俗话说“不平则鸣”,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受到了委屈或者压迫,就要表达不满,发出反抗的声音,这样,才有可能争取到公平和正义。

好的,关于谜语,暂时聊到这儿。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昃”字。昃,zè。

甲骨文的“昃”,属于形声兼会意字,左边是一个太阳,右边或者右上方是一个歪斜的人的形状。到了篆书,“昃”演变为“仄”字加“日”字。“仄”在左边,“日”在右边。

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昃,“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日”是义符,表示这个字和太阳有关,“仄”是声符,表示读音。“昃”的本义,指太阳偏西。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人生能几何,莫厌相逢遇。”这是唐代诗人邵真写的一首诗,题目叫做《寻人偶题》。大意是说:太阳偏西,时间就不会回到正午了;鲜花掉到地面,也很难再回到树上。人这一辈子不长,要懂得珍惜身边人、眼前人,不要觉得厌烦。因为这辈子的遇见是一种缘分,到了下辈子,未必有机会再相逢了。

我们再来看两个成语。“日昃之劳”,意思是从早晨到午后都顾不上吃饭,形容工作繁忙。“昃食宵衣”,意思是时间很晚了才吃饭,而天还没亮又起床穿衣服了,形容为国操劳,忙于政务。

“昃”从太阳偏西,又引申指倾斜。“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诗句中的“崖昃”,指的就是倾斜的山崖。

在古老的哲学经典《周易》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太阳过了正午会偏西,月亮圆了则会缺,天地万物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人同样如此。古代先民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他们的智慧。

好的,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期再见。(讲课音频请扫码关注贵港宣传、贵港日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覃塘区对“老赖”实施“执行套餐”

本报贵港讯“若你仍坚持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法院将依法对你的财产进行查控,车子可能被拍卖,名字上榜黑名单,限制你的买卖,宣传...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