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本温饱向幸福温暖升级 ——港南区易地扶贫搬迁侧记

广西日报 2018-06-27 18:45 大字

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梁宇樊盼盼

6月20日,在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沃柑种植基地,该区农业局局长梁仲益被2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围得水泄不通。原来,他正在指导贫困户开展科学除草、科学施肥技术。

6月13日,桥圩镇移民安置区“老乡家园”举行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交房入住仪式暨就业双选招聘会,135户685名贫困群众领到新房钥匙乔迁新居。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让他们掌握一门种养手艺成为当务之急。

梁仲益介绍,该基地占地面积444.62亩,承租年限15年,目前已投入资金150多万元,以种植沃柑为主,套种穿心莲为辅。以合作社开发,基地建设,农户参与的方式,探索“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路子。

该区将在此基地建立特色产业园,按照户均1亩的标准划分给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通过特色产业园内的“党支部+村民合作社+产业基地+搬迁贫困户”的模式,实行“统一租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5个“统一”,产品销售所得从纯收益中提取60%作为搬迁贫困户分红,30%作为基地的后续产业发展资金,10%用于管理人员劳务费等其他支出,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持续增产增收。

港南区移民局局长宋素华介绍,桥圩镇安置点是港南区“十三五”期间唯一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项目占地面积近百亩,已完成建设住房379套。项目总投资9695万元,目前共搬迁入住1602人。

“新房干净敞亮,比旧房子好多了,感谢政府。”搬迁户李伟光激动地说。安置区一侧,一栋崭新的移民安置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也建立起来,里面配套有党群服务中心、“红色一家”医务室、“红色一家”便利店、红色乡贤联盟会议室等,增加了群众居住的便利。

入住仪式现场还举办了就业双选会。据了解,这是去年以来,该区第4次面向搬迁贫困户的专场就业双选招聘会。辖区贝丰、嘉龙海杰、史丹利等26家企业入场招聘,累计签订就业协议108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在距离港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12公里外的八塘街道办新花村,村党支部书记杨柳其办起了冠德木业加工厂和天健布衣柜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年创利税400多万元,能容纳600多人就业。为了扶持贫困群众就业,他主动将木业加工厂和布衣柜厂办成“扶贫车间”,已累计主动吸纳4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其中有10多人来自该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两个“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工位忙碌,有的在衣柜厂缝制布套,有的在木业加工厂给木圆棍套塑料。为了方便群众灵活就业,厂里按件计酬,只要有时间就可以来上班。通过就业劳动,许多员工月工资超2200元。在得知搬迁户入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厂里组织到安置区实地招工,由于距离近、工时自由,吸引了不少搬迁户。“很多工人在早饭后陆续到‘扶贫车间\’上班,不耽误干农活、不耽误接孩子。”易地搬迁户刘召生说。

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表示,2016年以来,该区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举措,坚持以“换位、共赢、融合”思维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7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入住246户917人,搬迁综合进度排广西各县(市、区)前列。港南区《坚持“三种思维”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走在广西前列》的经验文章被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扶贫开发》杂志刊登。今年,该区继续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已提前完成全年的建设任务。“要建设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移民安置区,让搬迁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实现由‘基本温饱\’向‘幸福温暖\’升级。”杨亚俊说。

新闻推荐

李新元会见江苏宏鑫集团董事长宋章根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6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元在城区会见前来贵港市考察投资项目的江苏宏鑫集...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