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脱贫了,我们才算完成任务”——记2017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钟露

贵港日报 2018-06-12 11:46 大字

本报记者易舟芹

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致富产业;脏、乱、差的村子变得干净整洁,通了水电;贫困户的生活变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港北区中里乡这一系列变化,源于该乡党委书记钟露。

中里乡位于城区以北的莲花山脉盆地,属少数民族地区,是港北区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十三五期间,中里乡精准识别9个贫困村,贫困户1102户,贫困人口5169人。“截至2017年底,全乡累计脱贫摘帽贫困村2个,脱贫贫困户414户2031人,脱贫率达39.29%。”对于中里乡扶贫情况,钟露如数家珍。

钟露坚持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积极在港丰农牧公司、东方尚贤公司、百香果基地等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上建立党支部,通过“经济能人+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创富、群众致富”的扶贫开发新格局。通过实施“项目覆盖、产业带动、技能培训、信贷支持”四大工程,引导企业与贫困村合作建立立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毛竹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扶持农户(贫困户)发展瑶山鸡养殖,年出栏100万羽以上,发展毛竹、砂糖橘、百香果、油茶树等特色种植3000余亩,辐射带动23个村2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使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感谢驻村工作组和钟书记,让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中里乡平陆村平陆屯脱贫户刘国驰对记者说。刘国驰一家2015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员和钟露引导下,他先后申请5000元的产业扶持和5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蛇产业,现在养蛇规模达2000条左右,年收益3万多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刘国驰全家移民搬迁到根竹镇老乡家园,住上了100多平米的房子。

被戏称为“中里西北三省”的吉龙、银村、坦阳3个村,由于位置偏远、投资大,中里街至坦阳村通村道路项目迟迟不落地,群众饱受晴天烟尘飞扬、雨天车马难行之苦。钟露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多次走访社会经济能人,多渠道筹集资金,终于在去年初实现道路硬化,解决近万名群众行路难问题。2017年,中里乡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9个,总投资606万元。其中,建设屯级道路27条、村级服务活动中心14个、其他项目8个,受益群众8.2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3户,改厨改厕1572宗。

“贫困群众生活好了,我们才放心,贫困群众脱贫了,我们才算完成任务!”钟露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心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新闻推荐

文明点赞传递城市温情

击水当前,荷城贵港掀起了一股“点赞潮”:继贵港日报社5月29日在市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活动后,市精...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