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浔郁竞流芳——贵港市壮族三月三风俗述略

贵港日报 2018-04-08 10:44 大字

入寨酒特色美食五色饭贵港壮族天仙庙会之绕花北帝庙会之送穷得福抛绣球师公舞师公戏天仙庙会之飞鸡穿孔上巳节祭祀■韦捷

“三月三,林南吹花媚,男女斗相会,又礼唱山歌。”这是一首在贵港壮族地区流行了上千年的壮欢(古代亦称俍歌或僮歌),是每年农历三月三青年男女相会于北帝庙、双鸡山和灵龟山等地歌圩时,开口必先唱的壮话山歌。

据覃塘区双鸡山(明代《广西通志》称为“钟馗岩”)天仙庙的清代碑刻记载,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每岁年例祈谷”的节日。另据贵港师公戏传承人何家前收藏的师公经书及壮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圣唱本《龙湾祠》记载,三月三又是壮族三十六神中的冯四公的母亲古伦圣母——冯奶的诞日。

作为2200多年前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贵港壮族先民与汉、瑶等民族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广西操红水河语支壮话的庞大族群,既与桂西壮族有共通的语言基础,又和桂东南汉族的生活习俗相近,民间宗教也兼收了汉地民间信仰的部分特点,尤以港北区港城镇一带的“蓝衣壮”族群为甚,是贵港壮人与汉俗交融的一个典型缩影。

清晨——兵马未动粮草行

三月三凌晨四五点,当壮乡孩子们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前晚忙到半夜方才躺下的大人们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大人们首先要备好当天的各式食品、进山下垌祭祀的供品以及晚上联欢的道具服饰,要备齐这三大件,光有男人们的蛮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善于执家的妇女们合力完成。

五色饭(壮话“涯五色”)是壮家用来祭祀的必备食品。贵港是岭南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自古就有用糯米(壮话“糇那”)做五色饭的习俗,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先选好优质糯米,采摘紫蕃藤、黄花(壮话“花迈”,也有用黄姜的)、枫叶(壮话“棵柔”,黑色)、红蓝(壮话“棵浸”,红丝线),浸泡出液,分别拌渗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令人食欲大增。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酿三宝,即莲藕酿、豆腐酿和北巫酿,它的制作材料需要八成熟的糯米、炒熟的花生、切碎的香葱和猪肉等,用切片的莲藕、豆腐或北巫包置入锅中蒸煮,是贵港壮族代表性的菜肴之一,有的人家还做辣椒酿、苦瓜酿、茄子酿或黄瓜花酿等。此外,还有糍粑(壮话“粑吞”)、煮鸡蛋、蒸发糕等各式应节小食品。

糯三牲,即三牲肉,是祭祖用的三牲。旧时一般家庭主要选用煮熟的一整块猪肉、整鸡和一尾鲤鱼,有特别富裕的家庭,则会用杀好的整猪整羊整鸡来作祭祀供品。

酒欢,即糯米甜酒。凡是上年家里有新添男丁的,必须做酒欢,祭祀完祖先后再分给族人们饮用,表达希望人们分享欢喜心情、甜蜜生活的意思。

在三月三祭祀祖先的前夜,全族妇女会集中在一起制作纸类祭品,将蓝、黄、粉三色纸张依照衣服样式剪成纸衣,用于上巳节祭祀结束前焚烧。除了纸衣,心灵手巧的壮家妇女还会剪出一些金银串、细条纱纸和很多的细条五彩纸做为敬献给祖先的祭品。

在祭祀时,贵港壮人还会将鸡毛撒到坟堆上,因为鸡在民间做法事时,充当了灵物的角色,它上天可化作鹏,地上化作马,水上又可以化为船,鸡毛在壮话中称为“宾鸡”,与“宾溪”(飞远)谐音,表达了壮人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希望祖先能利用鸡的灵力从远方飞回来保佑自己。

古代贵港壮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郁林布(郁林葛)的原材料种植与染织工艺,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了朝廷的贡品。蓝靛土布是贵港壮人常穿的衣物,因此贵港乃至红水河中游的壮胞又被称为“蓝衣民族”。

普通的郁林布用壮话称为“朋芒”,由一种叫“蓝”的蓝靛染成的蓝色布料,以蓝汁发酵结晶而成的靛染(黑色无光泽)。上等的郁林布则俗称“朋俍”,是由一种叫“侄”(蓝靛的一个品种,比较稀少)植物汁染成,布质密实,主黑中带点红黄色光泽的布料,遇光会反射出光芒。

头巾(壮话“包苟”)是贵港壮族女性包头的饰物,未婚女子都会织绣一小朵桃花、荷花或梅花图案在“包苟”的对角。此外,贵港壮家妇女都有一方漂亮的尺帕,当未婚女孩子遇到自己中意的壮族男子时,会借一些理由将尺帕塞到男子手中,在一来一往的交流当中,形成了贵港壮族爱情山歌里的“欢尺帕”。

晌午——穿山过垌闻悲声

吃过早饭,贵港壮族村寨的男女老少会以房(同姓分支小族)为单位进行分工,老少妇孺一般为一组,就近祭拜村边或较近的坟墓,而年富力强的壮年和青少年则组成另一组,穿山过垌去远的地方祭祀。

壮人的祭祀之旅,就是一次民间信仰的重拾和千百年来孝道文化的传承之旅。从出发进山的那一刻起,年青人男子会自觉担起挑担的重任,女人负责背幼儿和照顾小孩,而最有文化的老人则会一路“讲古”(即讲故事)到目的地,“古”的内容一般就是本地乡间流行的孝道故事,如“董永行孝”“梁诏孝感甘露”“十子养老”等,也有讲自家先祖以前的事迹,如“某某公经努力考上举人”“某某公参加了地下革命”,通过族内口述传播,贵港壮族一代代传承了本族群的精神与信仰。

每到一处坟墓,大家齐心协力将坟墓修葺一新,在坟墓顶上安两个土锥,上面插一根带几条纱纸的木棍,众人在拜台上摆好供品,一边点上香烛,一边在墓堆上撒上鸡毛、五色纸条。祭祀时,每一处坟墓,要斟三次茶酒,每斟一次,大家要哭三声,之后一边鞠躬一边祈祷祖先,保佑自己一年里平安顺利,有的则郑重地下跪叩头,心心默默祷告。

由于长期的交通不便,生活在山区里的贵港壮族群众仍遗留有古代农业社会的习俗。在穿山过垌的时候,除了忽远忽近的鞭炮声,更多的是壮人的哭墓声,那声音,含着悲凉和凄惨,表达了后辈对祖先的敬意与追思。

农历三月三又是壮族三十六神中的重要神祇冯四公之母古伦圣母——冯奶的生日。传说古伦圣母(冯奶)是一个快乐慈祥(风趣善歌)、乐善好施(收养流浪孩冯远)和爱护动物(放走顽皮的黑龙)的女神形象,深受壮乡百姓的喜爱。贵港壮族属于母系氏族意识残存时间较长的族群,因此壮人家族里的女性地位是很高的,在贵港壮族地区的民间信仰当中,女性神祇占近半。

三月三当天,企盼人丁兴旺的贵港壮族群众还会专门去祭拜王特还(覃塘群山)、九子娘娘(樟木青凌)、状元墓(蒙公古眼)、陈苏婆(港城龙井护龙岭)和蚂蚁坟(大圩龙泉公、东龙风流坳黄公),等等。

爬山涉水祭祖归来时,已近黄昏,同一房人会聚集在一起吃一顿“涯全族”(全族饭),又称百家宴或流水席。全族人团聚于宽阔的晒谷地坪上,由每家自备三到五盘菜,由族老、有功名的族人、先男后女,自老而幼,依次沿席品尝,以吃完为荣、有剩者为耻。

欢夜——歌寨歌会歌海洋

吃罢“涯全族”,月上柳梢头,忙碌张罗了一个白天的壮家儿女们,在夜幕徐降的星空下,开始了壮族三月三民俗的收尾乐章。

“刘三姐,秀才郎,我请你来坐上堂,我请你来坐上位,歌声不出望你帮。”

在贵港一带,人们在唱山歌之前,必须请刘三姐和秀才郎(张伟望)坐到位上来,祈望他们对唱歌者起帮助作用。人们都称刘三姐是歌师、歌仙,开头的一首歌就是人们对唱的,首先要唱的一首歌。

据成书于明末清初的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歌谣集《粤风续九》记载,歌仙刘三姐为唐景龙三年己酉(709年)生人,是汉朝刘晨的后裔,不知从何代开始,只知其流落到贵州(今贵港)西山水南里(今石卡镇西山村)仙女寨,刘三妹出生后不久,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仙女寨时常遭到北边大茶江(今名珠砂江)洪水的侵袭,村民始搬到东边几里外的方竹山下的茶辣村(“茶辣”在贵县土白话里就是一排排茶树的意思,今为石卡镇方竹村茶辣屯)。

1959年出版的《壮族民间故事资料》第一集(其中贵县占五篇,罗城与宜州各一篇)收录有很完整的刘三姐与秀才郎对歌、覆船、化石和啄嘴等山歌故事情节。在今贵港石卡镇西山村、方竹村周边区域还遗有大茶江、三姐井、唱歌山、覆船岭、仙姐石、仙女寨遗址等大量的实迹物证,

在贵港郁江两岸壮汉群众中流传通唱的蓝衣山歌(也叫平话山歌),仅情歌就分有歌生和歌熟(情歌)的区别,均规定必须开头先请刘三姐、秀才郎“堂上座”,当中不仅要求押韵,还要严格按照“白鸭”对“娇娥”、“三姐”对“唐歌”、“刘三”对“秀才”的严韵,否则就是脱韵,“陪法”(陪唱者)可以不接歌。

问:

石牛白鸭向天歌,

开喉遥对美娇娥。

刘三遥盼诸君到,

唐歌传下知几多!

陪:

唐歌传下知几多?

侬地开喉能塞河!

石牛水库万千水,

能淹对面十阿哥!

千百年来,贵港壮族山歌依托地方民间信仰,由最初的敬神(越巫歌)到娱神(圣唱),又到祝寿(麻姑献寿),再到娱己宜人(以刘三姐对歌为代表),一脉相承发展成庙会、歌会,最终形成了大型的三月三(上巳节)民间娱乐活动——歌圩。在清末民初,三月三歌圩现场少的有三五千人,多的则达两三万人。

近年来,贵港凭借区位地理、民族传统优势,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形成了不少山歌聚集地。知名歌寨有港城龙井歌寨、东龙长岭歌寨、蒙公新归歌寨、山北柳呼歌寨、樟木笼溪歌寨、奇石河净歌寨。著名歌会则有双鸡山天仙庙歌会、灵龟宝山歌会、北帝庙歌会、东龙民族广场歌会、镇安庙歌会。大型歌圩有三里义渡桥歌圩、马草江歌圩,等等。

这些浔郁大地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歌小高地,是贵港壮族同胞世代传承与发扬民间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贵港人民的性情、精神和真善美,是破解荷城地方民族文化的乡愁密码。 (作者为广西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樟木镇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贵港讯覃塘区樟木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截至去年底,该镇已有荣盏、罗柴、川山、凌动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落实政策扶贫。去年,樟木镇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22户共610万元,发...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