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龙狮队舞出最美“夕阳红”

贵港日报 2018-03-10 12:44 大字

龙狮队正在走进油菜花基地。(记者张庆杰摄)龙狮队在港北区第二届油菜花节启动仪式上成为抢眼的镜头。(记者张庆杰摄)本报记者 徐智坚 谢海兵

随着鼓乐声响起,舞龙队员手持龙具舞动彩龙,不时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时缓时急,蜿蜒翻腾,搔头、洗耳、朝拜等各种动作惟妙惟肖。2月9日,港北区第二届油菜花节启动仪式上,港北区大圩镇乐堂村陆海英龙狮队上演的精彩舞龙舞狮表演,赢得了围观游客的鼓掌喝彩。更令大家惊叹的是,这支民间龙狮队是由平均50多岁的农村妇女组成的,巾帼风采演绎别样青春。近日,记者专访了这支特别的巾帼龙狮队。

二十多年风雨路

在龙狮队的“大本营”——队长陆海英的家里,门外、屋内的装饰和农村大多数家庭相仿,较特殊的是一楼客厅摆放着一面约20公斤的大鼓,令她家平添了几分喜庆氛围。年逾五旬的陆阿姨十分平易近人,常驻脸庞的笑容里洋溢着幸福和青春的活力。她告诉记者,乐堂村龙狮表演传承时间悠久,目前共有3支龙狮队,另外两支龙狮队是十多年前从她们这支里分流人员组成的。现在陆海英龙狮队的舞龙队员有8人、舞狮队员有4人,负责鼓乐伴奏的有3人,另外还有3名候补队员,是村里人员最多、配置最全、名声最大的一支龙狮队。队员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平时在家务农,有节目表演时放下锄头便是舞龙舞狮的能手。

在陆阿姨家的二楼客厅,记者见到龙狮队的表演道具彩龙、醒狮、黄铜镲、大锣等,都用透明薄膜包裹安放在指定位置。在专门存放旧道具的房子里,陆阿姨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这才是近几年替换下来的2个龙头、7个狮头以及4个大鼓,还有很多年代更久、破烂不堪的老旧道具不得不遗弃处理了。在上世纪90年代,她婆婆和同村几名年纪相仿的妇女跟着村里龙狮队师傅学会了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的手艺后,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就自发组建了村里第一支妇女龙狮队。2004年时,婆婆因年纪大了,家里人不让她过多操劳,婆婆就主动退出日常表演,并将龙狮队交由陆海英阿姨运营,但还是偶尔来客串一些简单角色,指点新队员学习手艺。

后继有人技艺精湛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龙狮队分工明确,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表演流程。队员们技艺娴熟,配合默契,使用统一的服装道具表演时,不仅灵活舞出龙狮的精气神,还能给人喜悦欢快之感。“每位队员在申请入队时,我们都会先和她的家人认真沟通,只有得到明确的同意答复才允许入队。”陆阿姨说,队员们在家里大多都有农活、家务要干,有些还要带小孩等,没有家人的支持是无法将表演工作做好的。个别队员上了年纪后,队里还会结合她的身体素质征求她和她家人的意见,决定其是否仍合适在龙狮队表演节目。

龙狮队里年纪最长的黄少音身后背着一个曾孙,左手还牵着一个,说起龙狮队时也是神采飞扬。她头发花白,面目慈祥,今年已70岁,动作仍十分矫健,是这支巾帼龙狮队的第一批舞龙队员,也是现在队里公认的打鼓能手。笑谈中,黄婆婆告诉记者,要打好鼔并不简单,敲击鼓心、鼓边、鼓框,由鼓心逐渐向鼓边去奏,或由鼓边逐渐向鼓心敲击,都会有不同的音色变化。要把这门技艺练好,除了需要一定的天赋外,还要有较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不停地唱调中,手跟着调子下鼓点,才能打出有节奏的鼓声。已在龙狮队表演了二十几年的她,基本每次表演都会参加,用精湛的打鼓技艺为龙狮队带来协调的鼓乐旋律。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兴趣使我们聚在一起,也是大家坚持做下来、坚持做好的动力。”陆海英告诉记者,刚开始组建龙狮队时,每天都集合队员们到家里来统一排练,在晚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断重复相同的流程、动作直至熟练。队员们无论白天农活多忙多累,极少出现缺席排演情况。龙狮队知名度还不高的那会儿,雇主没有车辆接送,队员们去附近村屯演出时,经常是一边舞龙狮、一边敲锣打鼓走到演出地点。而到较远的地方演出时,需要倒贴车费。接下演出活儿后,无论是冬天严寒还是夏日酷暑,只要雇主没联系取消,她们都会风雨无阻地前去表演。有时候晚上八九点接到邀请演出的电话,为了第二天能及时表演,当晚就马上集结队员出发到雇主家。十多年走来,从最开始的免费献演,到现在经常有人主动打电话邀约表演,个中滋味她们仍历历在目,也成功地以热心成人之美赢取了良好的口碑。

从今年元旦至今,她们龙狮队已应邀到三区两县市演出了十几场,甚至年前连续10天受邀外出表演。“传统手艺不能丢,我们妇女也能撑起半边天。”陆阿姨笑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果好

贵港讯笔者近日从市工商局获悉,去年贵港市推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去年初,贵港市印发了《贵港市2017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在自治区...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