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中出新” 一个“无中生有”

广西日报 2018-03-10 06:50 大字

本报记者覃伟立

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柳州市市长吴炜代表拿起一个汽车模型,对着境内外40家媒体100多名记者说:“大家看到的这个汽车模型,是上汽通用五菱去年8月份上市的宝骏E100纯电动汽车,目前销量已超过1.3万辆。”

当天晚上,贵港市市长农融代表作客全国两会广西云北京访谈间,面对镜头说:“预计到2020年,贵港年产汽车75万辆,产值超过1000亿元。这是一个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还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奋斗。”

一个“有中出新”,一个“无中生有”,广西汽车产业或将进入“双雄并存”时代。

汽车是柳州的第一大产业,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和通用等汽车企业均在柳州布局重要生产基地。去年全市生产汽车253.5万辆,占全国比重达8.7%;汽车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2200亿元,几近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柳州市区人口225万人,折算下来,人均生产汽车超过一辆,因此被称为中国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当前,柳州正实施汽车产业零部件再升级改造计划,依托重点企业组建了6大零部件提升平台,增加高附加值汽车电子及控制系统的本地化配套比重,建设辐射中国西南的重要零部件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的‘出新\’,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吴炜说,“通过政企联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布局一批关键零部件产业,探索出适合中小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的‘柳州模式\’。”

宝骏E100纯电动汽车最显著的特点是充电简单方便,家用220V插座就可以充电,不但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门槛,还在某种程度上破解了“里程焦虑”。此外,东风柳汽的新能源轿车、商务车也于去年底上市。今年,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5万辆以上。

在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认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排头兵。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组组长王秉刚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率将达到50%左右。

贵港没有汽车工业基础,但现在却“无中生有”出汽车产业,主打产品就是新能源汽车。2015年12月,总投资80亿元的广西华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约落户贵港,主要生产大中型新能源客车、轿跑车和吉普车。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辆大客车、1.5万辆轻型客车、5万辆轿跑车和20万辆SUV吉普车的规模,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2017年,贵港又融资3亿元建设新能源电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举办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招商推介会,加速产业集聚。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腾骏汽车、战神汽车、久久星等汽车企业进入贵港。此外,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也集聚了75家整车生产及配套企业,其中宇峰集团是国内生产定控系统的龙头企业,带着10亿元订单前来“安营扎寨”。贵港日报记者张思通过广西云区市主流媒体联盟的京桂连麦说:“华奥新能源汽车已经通过工信部验收,15款产品进入公告目录。贵港城区上跑的公交车,有一半以上是华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其投放市场产值达15亿元。久久星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旅游景点的观光车。”

“我们新能源汽车目标是打造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农融代表说,“2018年,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的雏形基本可以完成。”

新闻推荐

贵港日报社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本报讯(记者张思)3月5日上午,贵港日报社党支部召开会议,学习全市“解放思想再发力、营商环境再优化、赶超跨越再攀登”大讨论暨三年招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大家认为,作为党的新闻工作...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