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1337”管理法压实扶贫责任
本报讯(记者蒙思婷 通讯员韦东保)近日,覃塘区委组织部派驻三里镇双凤村的第一书记谭康,与该村村委成员一起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种植和养殖的意见。今年前11月,双凤村集体经济收入3.24万元,改变了以往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窘状。这是年初双凤村经后盾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和驻村第一书记推荐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成果,目前该村种有紫淮山25亩、天冬药材200亩,养殖小龙虾60多亩,同时,以养蛇为主业的村民有一大批,收入渠道变得多样化起来。
“现在的干部和以前不一样了,驻村第一书记、其它单位帮扶干部,在村头村尾几乎天天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双凤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庭说。
为了解决部分帮扶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应付了事,帮扶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所在单位、乡镇对帮扶干部管理监督不严等突出问题,今年覃塘区出台了《覃塘区贫困户帮扶干部职工管理办法(试行)》(简称“1337”管理法),建起一套针对帮扶干部的约束管理制度,压实帮扶干部责任,促进帮扶干部履职尽责,有力扭转部分帮扶干部出现庸、懒、散现象,促进解决帮扶工作不主动、不作为的问题。
“1”就是要求所有帮扶干部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每一户贫困户不同情况制定“一户一案”帮扶计划,并按照帮扶计划落实措施,全年进行跟踪,同时规范填写好帮扶手册;“3”是三重管理,对全区帮扶干部采取区扶贫办、后盾单位、乡镇三重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二个“3”则是对帮扶干部进行三个方面考核:考核帮扶干部入户帮扶情况、帮扶干部职工落实帮扶措施情况、所帮扶贫困户能否如期脱贫,考核工作采取每月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每季度对存在负面清单行为的干部职工进行通报;“7”就是执行7项负面清单,根据该区《关于脱贫攻坚责任人员年度考核及绩效奖励与脱贫攻坚工作挂钩的通知》精神,将帮扶干部职工考核情况与个人年度考核、绩效奖励相挂钩。同时建立负面清单加强反向考核,分别针对帮扶干部入户帮扶次数不达标、帮扶效果不明显、因失职被上级通报等不同情形列出7项负面清单,帮扶干部存在这7项负面清单所列行为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失职情形较轻的,其个人年度考核和绩效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失职情形严重的,其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及以上,取消绩效奖励。且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有1/3以上人员存在所列负面清单的行为,由该区区委对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该负责人年度考核和绩效考评不能评为优秀。对帮扶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帮扶干部职工,该区区委、区政府,将在全区进行通报表扬,并优先推荐参与评优评先。
“容不得一点马虎,我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东龙镇闭村驻村第一书记韦铁杉认为,“1337”管理法的出台,让他能更用心沉下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积极作用,让贫困村、贫困户都感受到国家对大家的关心。
据悉,覃塘区“十三五”时期还有45个贫困村,目前经精准识别出来贫困户有7660户、贫困人口33071人(含2016年脱贫户),脱贫摘帽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该区对全区在岗在编干部职工采取“5432”的方式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共下派了3270名帮扶干部,与766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广大帮扶干部的触动很大,对扭转整个帮扶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起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覃塘区组织部部长陈贤雄说,“1337”管理办法主要用以解决帮扶干部责任为具体、考核不具体、追究责任不具体的问题,实施“1332”管理法的目的就是在帮扶干部头上带上一个“紧箍咒”,真正让帮扶干部紧张起来、重视起来,推动帮扶干部真正沉下去开展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实行以来,该区区委组织部共进行了3次抽查,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对履责不到位的7名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强化考核及其考核结果的运用,进一步压实贫困户帮扶干部的脱贫攻坚责任,有效增强帮扶干部的履职动力。
临近年末,覃塘区广大帮扶干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深入村屯,主动走访帮扶贫困户,积极落实帮扶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今年该区已有6个贫困村、1500多户贫困户基本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预计该区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将如期完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陆小洁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鲜花吐艳,村民礼貌……12月18日,记者来到覃塘区大岭乡良岭屯,清新的精神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