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贵港市第十七期“书记面对面”谈党建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贵港日报 2017-11-06 10:58 大字

港南区委副书记、区长 曾健清

2014年,广西推行乡镇“四所合一”改革试点以来,我区以湛江镇为试点整合国土、规建、环保、安监机构职能,2016年11月,以点带面整区铺开,“四所合一”改革工作在自治区改革办专项督查中,得到了李喜朝副主任等领导的肯定。下面,谈一下我区的做法:

一、整合机构,形成多个部门“一盘棋”工作格局

首先是按照“人财权”三统一原则,理顺关系。先撤销各镇(街道)站(所),上收事业编制88名,再整合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的职责力量,成立各镇(街道)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加挂综合执法队牌子。确定为各镇政府(街道办)领导下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对土地矿产、地灾防治、规划建设、环保、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监管的机构。

其次是按照规定保障人员经费到位,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全区9个站核定编制107名,实到位人员97人(含聘请19名),由各镇分管副镇长兼任站长,副站长设2-3名,避免了“官多兵少”现象。我区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按每人2800元/年办公经费标准拨付资金,帮助解决办公设备不足等问题,确保新机构在最短时间内运转起来。

二、简政放权,顺应群众期待接地气

一方面,将“四所合一”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我区将适合镇(街道)承担、管理的经济社会事务事项下放,委托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事项共80项,授权事项达686项,改变一些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局面。同时明确下放、委托的执法类事项,由综合行政执法队行使;下放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比如,装电表业务,改革前群众要跑4个部门,改革后到政务中心就能“一站式”办理,从以前耗时3-5天到现在缩短为1天时间。

另一方面,将“四所合一”改革与特色小镇创建有机结合。我区在创建桥圩全国特色温暖小镇中,通过“四所合一”改革将相应职权向镇里下移。同时,根据上级提出“要从体制机制上推进扩权强镇,破除基层发展弊端”的要求,在基层食药品监管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比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前由区食药监局到现场核查和审批,仅核查就要1天时间;现在区食药监局委托食药监所现场核查,并将核查结果通过系统上传到区里审批,2小时就处理完了。

三、深挖潜能,促进政府综合服务效能大提升

一是将“四所合一”改革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明确站长的调动、考核评优由区委负责,副站长和工作人员由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考核,一同编入工作组联屯包户,一同考勤值班,有效整合了干部队伍,加大了“双违”巡查力度,2015年及时发现制止19件,2016年及时发现制止28件,减少了群众的损失。

二是将“四所合一”改革与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以湛江镇为例,由于改革提高了效能,群众办理业务数量均有所攀升,今年上半年,共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 12宗,同比增加 4 宗,办理农业设施农用地 8 宗,同比增加 3 宗,引进特色农业项目 8 个,项目用地 1815 亩,总投资额 3亿多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当地 1000 多名农民的就业。区政务中心总体审批效能比2015年提升了20%,审批效率达73%。

总的来说,我区“四所合一”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队伍结构不优、业务水平不精、职能整合不够等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按照上级深改工作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一是充实人员队伍,多种渠道引进安监、环保等方面专技人员,充实到各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保障队伍结构符合履职要求,确保基层队伍稳定。二是加强人员培训,由区直各对口部门组织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相关法律法规及办事流程,由法制办开展各站执法人员培训,规范“亮证执法”程序要件。三是整合部门职能,破解部门门槛难题,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办事程序的高度合一,保障各项业务流程无缝对接,流畅运转。

新闻推荐

出嫁女儿回乡敬老

覃塘讯10月27日,覃塘区樟木镇沙村100多名出嫁女相约回到家乡,为乡亲们摆上“百叟宴”、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这是覃塘区第一个由出嫁女组织的敬老节活动,诠释中华儿女浓浓的孝心情。她们...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