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财政撬动大发展助力打赢经济翻身仗

贵港日报 2017-10-16 11:35 大字

本报讯(记者邓海兰 通讯员兰妍)近两年来,贵港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3446”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搭配,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激励民间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财源产业,在生财方面有新作为。

创新支持方式,培育新兴产业

2016~2017年,全市财政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近6000万元,支持“招大商,大招商”,着重支持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科技招商等。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财政部门结合贵港市工业转型升级特点做好产业定位,针对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政策组合,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并通过产业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培育新兴产业。近年来,贵港市通过财政投入5亿元作为产业引导资金,以厂房作价入股,引进了首期投资50亿元的华奥新能源汽车项目;通过减免厂房租金、物流补贴等措施,引进赛尔康电子项目,并带动引进投资10亿元的贝丰国际和投资5亿元的嘉龙海杰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在广西率先制定了低速电动车准入政策,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久久星新能源电动车、投资10亿元的诺曼斯特新能源汽车等40多个项目。“贵港制造”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创新金融服务,激活实体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惠企贷”信贷引导工作。投入“惠企贷”配套资金3200万元,全市信贷引导资金总额达到5400万元,可以引导银行贷款额度5.4亿元。2016年以来,全市“惠企贷”金额累计达5.29亿元,惠及30家企业,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同时,注资1亿元成立广西贵港市西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府担保平台的杠杆效应作用,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2016年累计为48家企业出具担保函,其中已发生担保额32家,金额5.13亿元。并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临时性周转借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支持新兴产业,培植财源增强发展后劲

目前,贵港市产业发展翻开了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三篇”。今年以来,市财政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广开财源促增收,落实资金1.9亿元支持赛尔康、贝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风生水起。赛尔康(贵港)电子工业园项目预计投资超15亿元,年产值60至70亿元。贝丰国际(贵港)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项目已竣工投产,今年一季度产值4500万元。落实华奥新能源公交车购车资金1.6亿元,支持打造广西第二个汽车(新能源)生产基地。目前,华奥汽车正以每天6至7辆大客车的速度下线,二期轿跑车及SUV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0亿元。

清税费降成本,鼓励企业投资推动自我发展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为企业减税让利,提高企业增加自身投资意愿,做优做强。2016年,全市减免地方税收2.9亿元,停征或取消收费35项,为企业减负1.6亿元,2017年停征或取消收费17项,预计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超过6000万元。并对已减免的收费项目形成定期检查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将减免政策落实到位,及时公布收费清单和本部门收费信息,切实营造规范、透明的收费环境。同时,落实企业社会保险优惠政策,2016年为企业减收社会保险费0.7亿元,为535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0.13亿元,惠及企业职工3.54万人。开展“党建+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局党组书记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华奥汽车、腾骏汽车、永泰码头、西江产业园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等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向企业介绍贵港市对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企业申报资金种类和申报流程等,为企业排忧解难。

新闻推荐

港北纪委“十五个一”促派驻机构规范化

港北讯为强化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规范运行,港北区纪委高标准高要求积极推进派驻机构办公阵地建设,实现统一硬件设施、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制度上墙,为派驻纪检干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在硬...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