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梢暗访如防“鬼子进村”,不如真抓实干
◆张日芳
据京华时报报道,不久前,一张《致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一封信》的传单在网上以照片方式流传。该倡议信疑似由山东枣庄创卫办发布,要求当地出租车司机在创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家来暗访时通过专用暗号及时报告。后京华时报记者向枣庄市创卫办证实了此事。该信要求出租车司机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外地口音、带有专业相机、询问创卫工作的人员,要迅速想办法与当地创卫办联系。信上给出的联系方法是,立即将红色太阳帽置于左前挡风玻璃处,并在街头、市场等地遇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时,鸣笛四声,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辨认。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王二小与“消息树”。为了及时获知鬼子进村的消息,乡亲们约定在村前的山头定好一棵“消息树”,如谁发现鬼子就想办法放倒这棵树。小英雄王二小常在山上放牛,其实是放哨。他多次放倒消息树,第一时间为八路军和乡亲传达“鬼子来了”的讯号。
难道,暗访专家成鬼子了?
鬼子与我方八路及群众是对立的!但暗访专家与创卫的城市并不对立。暗访不是勾心斗角,暗访人员只是进行必要的监督,目的是发现美与丑,呈现真相。如果盯梢暗访、阻碍监督得逞,创建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而自从有了暗访,就有一种工作叫“盯梢”,并且几乎所有暗访的人员都知道在某处可能被盯梢。现实中,我们屡见不鲜的是,不少城市管理层动员、指令各方为创建活动让路,劳民伤财,助长形式主义歪风,招募、培养“盯梢”队伍,以及时明察专家之“秋毫”。由于盯梢人士对暗访人员有着如“鬼子进村”的警戒,而暗访队伍又有着独特的暗访智慧,所以双方都在实践中感叹“防不胜防”。
为应付暗访,很多城市选择打响“紧急战役”,管理层根据时势强力赶走平日街头的小摊,组织人马连夜上街清理小广告,临时清理脏乱地带等等,临时抱佛脚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创建“特色”。对此,笔者想说的是,若这份临时的努力能真正使城市面貌一新并持续下去,也无可非厚。但是,那种被表面功夫暂时压着的现象,灰从来不死,风头一过甚至燃得更旺。
所以,成功的创建不是一场突击战,它更需平时的积累。
近年来,贵港一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可喜的是,贵港注重积累,真抓实干,把创建文明城市与提升市民素质、城市管理和民生福祉紧密结合,激活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动力”。“道德讲堂”活动、“贵港好人”评选、“百孝之子”评选、“感恩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爱荷城·树新风”、“斑马线上的文明”、网络文明传播等一系列群众道德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和公益宣传实现社会全覆盖。全市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公共秩序整治行动、窗口服务行业整治行动等活动,进行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突出问题的整改,荷城义工协会、平安风交通安全志愿者协会等志愿组织打造的志愿服务新亮点,激发了全市人民争做文明市民的正能量,让塑造城市文明成为了新常态,让我们对贵港文明有了满满的信心。
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厚积薄发的条件。我们不需盯梢谁,只管打开大门,暗访或明察,结果都一样。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以信心和担当夯实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素质,打出品牌,创出特色,文明之花就会在荷城倾情绽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智坚实习生谭新弋)7月27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率队到贵港市调研,并看望在贵港市工作的清华大学选调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武林东陪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过...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