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塘里听“增收”
本报首席记者徐智坚见习记者余小民通讯员李泽
“呱呱呱、呱呱呱……”仲夏时节,走进桂平市石龙镇千亩牛蛙养殖产业扶贫基地,水声潺潺,蛙声此起彼伏、响彻田野,一畦畦网格般的生态养蛙池编织起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梦。
“两年可产3批牛蛙,每10亩育苗基地年产5亿蛙苗,年养殖出栏1亿多只商品蛙。”该基地负责人苏文锦所指,只见养殖场里设置了一百多格大大小小的蛙塘,网格蛙塘里有的密密麻麻布满了牛蛙,有的则浮游着拇指头大小的蝌蚪。养蛙的水经过环保设施处理,再通过水道引回沉淀池循环利用,后续还可实现立体生态养殖小龙虾、塘角鱼、草鱼等。
苏文锦介绍,企业在去年春节前后进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期500多亩核心蛙塘从流转土地到蛙池建好、投放蛙苗仅用三个月。二期今年1月开始流转土地480多亩,3月建成并投放蛙苗3000多万只。“过几天又可以出一批8两规格的牛蛙了,现在陆续有周边村民来学养殖。”苏文锦抓起一只巴掌大的牛蛙高兴地说。
“以前这些田地种植水稻的效益不高,现在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老板养牛蛙,土地效益提高了。”石龙镇上黄村党支部书记黄家任告诉记者,村里约有30多人来基地务工,月工资两三千元。村民通过基地务工和土地流转,每年可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村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流转服务费,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多元。
据石龙镇镇长蒙德介绍,该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带动模式,大力引进牛蛙种养结合生态扶贫项目,吸纳贫困村新乐村等45万元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入股保本分红,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114户贫困户,通过带动养殖、入股分红、务工和土地租金等方式,助力当地群众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日芳通讯员曾洁焕)6月23日,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举办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