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易地搬迁让贫困户过上舒心日子
本报讯(记者梁春梅)“以前我们住在村里,生活很不方便,现在搬进新房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完善了,方便舒适。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近日,家住桂平市寻旺乡长安老乡家园社区第一安置区的梁汉芬高兴地说。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搬出“穷山沟”,桂平市采取集中安置方式,投入资金3.33亿元建设了南木镇、石龙镇、紫荆镇、长安工业区四个安置区,至2018年9月底,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截止到目前,该市1325户5699人从山沟沟里搬了出来,住进了新家。
今年40岁的梁汉芬一家4口人,她和丈夫蒙龙知养育了2个儿子,大儿子患有疾病。以前梁汉芬一家居住在桂平市社坡镇光明村,该村是较偏远的山区贫困村,交通不便,他们住在破旧的泥砖房里。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8年,梁汉芬一家搬迁入住到寻旺乡长安老乡家园社区。
贫困群众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就业。去年5月份,梁汉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她进了当地的就业扶贫车间——东莞市石碣扬河电子加工厂,主要做数据线加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丈夫蒙龙知也在当地腐竹厂做工,每月也有稳定的收入。
“两个小孩上小学,大儿子还需要看病,所以我和丈夫选择了留在本地就业。”梁汉芬告诉记者,扶贫车间一开工,她就报名来车间工作,如今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家住桂平市石龙镇老乡家园社区的刘明胆患有残疾,社区支书陈超琴为他申请了保洁员公益岗位,每月收入1430元。他的妻子陆凤利也在家附近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腿脚不便的刘明胆可以自食其力,通过保洁工作赚钱贴补家用,对于现在的生活,刘明胆表示很满意。
记者从桂平市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了解到,该市四大安置区已建成玩具、内衣、电子类加工型扶贫车间8个,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带动“家门口”就业105人。同时,通过开发护林员、保洁员、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93人次,搬迁户实现就业1285户2543人。
发展致富离不开特色产业,桂平市在各安置区成立了社区合作社,合作经营产业基地,安置区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搬迁户收入。目前,该市累计流转土地2888亩,4个安置区总共有1325亩西山茶产业融合基地。此外,长安安置区入股发展5万羽蛋鸡基地和200亩火龙果种植,石龙安置区入股发展年产50万包食用菌基地和350亩沃柑种植,紫荆安置区入股发展341亩澳洲坚果和200亩麻笋种植,南木安置区入股发展175亩构树和200亩蔬菜种植,实现了安置区特色产业全覆盖。目前,12个产业基地已全部建成投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蔡恒敏通讯员黄文庆)近日,桂平市通过自治区禁毒委2019年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考核验收,摘掉了全区“毒品问题...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