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药成为祛除贫困的良药 记贵港市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德泉
本报记者梁时来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郁江河畔的港南区东津镇维新村大究岭的贵港市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只见车间里工人在加工莪术等中药材,苗圃里民工们在护理幼苗,一派忙碌景象。
合作社理事长冯德泉是土生土长的东津人,2014年初,他放弃了外面已经成熟的产业平台,回到家乡发展中药材,经过多方考察,选定了大究岭作为产业发展的基地。
大究岭,面积50多亩,上世纪80年代村里在此建红砖厂,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本,老板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最后无人经营导致丢荒,杂草丛生。他向村里提出要租用这片荒地时,村干部叫他慎重考虑,当看到他决意要承租的样子,便提出要一次性交完10年租金共70万元,他毫不犹豫签订承租合同,一次交清10年租金。村里的人听说后都说他是木瓜(贵港话笨蛋的意思),被人殴了。他听后付之一笑,是殴木瓜还是抱金娃,走着瞧吧!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镇村两级组织的支持下,他成立了贵港市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周边的群众种植中药材生产,种植户遍及东津、桥圩、木梓及港北区的大圩、武乐、庆丰、覃塘区的覃塘、黄练以及桂平市的大湾塘等乡镇。
为了增强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信心,他投资1500万元建设加工车间和办公场所,经过努力,于2016年,建成了加工车间2个、原料库2个、成品仓一个、晾晒场8000平方米和综合办公楼一栋,拥有一整套的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包括对中药材的粗加工和深加工。
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是冯德泉办企业的初心,永不忘记。他建立20亩地的苗圃场,为农民提高优良健壮的种苗,派出技术员到田间地头指导。他不惜重金,投入200多万元添置农业机械,实现耕种收机械化作业。
他从原料抓起,严禁用激素肥料催生催长。他说,近两年相邻地区种植莪术使用激素,莪术个大,产量高,但药效低,销不出去。他反复向种植户宣传,杜绝施用激素的现象。在加工厂,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惜重金送样本到北京、安徽等地的药检部门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由于信誉好,产品畅销两广和西南地区的大中型制药厂,还有不少国外商家闻名而来。
冯德泉积极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几年来,他支持300多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1000多亩,还支持10多个贫困村建立2000多亩种植中草药基地,每个村集体收入4万元以上,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合作社雇请农民工80多人,其中贫困户家庭成员10多人,每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他热心公益事业,几年捐资扶贫助困等10多万元。
发展无止境,追梦在路上。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冯德泉说,拟投资1000万元,上马艾制品加工生产线,生产艾系列产品,不断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话语间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新闻推荐
贵港郁江南岸(今贵港市港南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秦汉三国时期桂林郡、郁林郡郡治及布山县县治所在地,是“布山...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