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记“养”鸭记 记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徐光明

贵港日报 2019-08-03 11:29 大字

本报记者黄静华

“这几袋都是5斤装的,你送到镇政府办公室,他们会自己去拿的。”7月30日中午12时许,冼远木一边把几袋鸭蛋放到李进健的电车尾箱里,一边吩咐道。

这样的画面,在桂平市下湾镇龙岭村每天都出现,送鸭蛋已经成为大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今天是村委妇女主任李进健送,明天可能是主任冼远木或者文书梁立平送。每天有230多斤鸭蛋,都是村干部用电车送到客人的餐桌或商场货架上。

龙岭村有鸭蛋卖的事,还要从2018年3月、广西警察学院讲师徐光明到龙岭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时说起。近日,徐光明获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记者到龙岭村采访了他。

龙岭村辖8个自然屯、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20多人,2015年底建档立卡确认贫困户182户809人。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花生玉米等,产业发展单一,尤其缺乏集体经济支柱产业。徐光明驻村后,与村干部商量,建起龙岭村村民合作社蛋鸭养殖基地。

“我们龙岭村有水库、鱼塘,水面资源丰富,养鸭正合适。”徐光明一直想找个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产业,他与村干部走访调查,发现在辖区内的湴垌水库边,已有外地人养近两万羽蛋鸭,收入稳定可观。徐光明多次“光顾”养殖户的养鸭场,问技术、问销路、问效益,还到市场调查,通过互联网查找数据对比分析。最终,经村“两委”班子和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代表商讨,决定把蛋鸭养殖作为龙岭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

村委成立龙岭村村民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将2018年第一书记帮扶经费5万元和村里其他获得的脱贫奖励金10万元都投入到蛋鸭养殖中去。徐光明与其他村干部,拉防护网、搭铁棚、清理鸭舍,不到半个月,简单的鸭舍就在村里的池塘边搭起来了,合作社还聘请了贫困户养鸭和捡蛋。2018年10月,第一批蛋鸭2500羽就在鸭舍“安家落户”了。

“刚开始的时候经验不足,防护网孔太大了,鸭子想钻出去,结果被卡死了,损失了100多羽。”徐光明说。徐光明与村干部虚心请教当地养殖大户,利用互联网学习,同时还请后盾单位广西警察学院大力支持,该院党委书记覃干超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给他们提了不少关于蛋鸭防病防疫的好建议。

今年3月,鸭蛋陆续上市,5月份开始,每天都有230多斤的量,均价7元每斤,月收入有三四万元。刚开始时,这些鸭蛋由当地养殖大户收购外销,但是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徐光明又开始到处跑,为鸭蛋找销路。在他的努力下,后盾单位一次性订购了1600斤,鸭蛋还上了当地超市商场的货架,周边的群众也都知道龙岭村有鸭蛋卖了,直接找村干部订货。

“现在我们的鸭蛋要提前定才行,你10斤,我5斤,一下就卖完了。”冼远木说。第一批蛋鸭养殖稳定后,徐光明和村干部们考虑扩大养殖规模,他们将位于水库边的属于集体所有的荒地开垦出来搭建鸭舍,第二期4000多羽蛋鸭于今年7月“入住”龙岭村,预计春节前后就有鸭蛋上市了。

村集体经济抓起来了,其他工作徐光明也没落下,龙岭村的经济、村容村貌、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了。针对乡亲们比较关注的出行难、夜间出行不方便的问题,徐光明与村干部们按照城乡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把屯内道路硬化、亮化工程作为重点推进项目。经多方努力,筹资近60万元硬化4条村屯道路,广西警察学院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安装太阳能路灯,还新建了村级活动中心、篮球场、文化舞台和文化宣传栏。其中,龙岭村石牛山屯被列为2020年精品示范型村屯,获得上级400万元的建设资金。

新闻推荐

2019年上半年“项目建设攻坚活动”“营商环境提升年”“县域经济提升年”开展情况汇报

贵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攻坚活动。上半年,贵港市争取列入自治区...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