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飘满龙门村 本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张美华
对于桂平市南木镇龙门村的村民来说,第一书记郑崇杰的驻村,给他们带来了满怀的希望——原来村周边杂乱无章的竹林地,现在变成200亩的茶园、100亩的橙园及100亩的百香果园。
4月27日,龙门村100亩的茶园里,2月种下去、现在已长到六七十厘米高的茶苗,迎风摆动;与之相隔的百香果园里,春节前种下去的苗苗目前已长高到一个人的个头;前年种下去的砂糖橘,也有1米多高了,今年就有少量果可以采摘。
看着这满园的春色,在一边砍竹子的村民刘先佳心情很欢快:“把这片100亩地的竹木砍完,过几个月又可以种茶苗了。”
为什么要选择种茶、种橘、种百香果?郑崇杰按照它们短期、中期、长期的特点,有着这样的打算:茶树明年只有少量收入,虽然以后产量逐年增加,但要到第5年后才达到丰产;而作为“短、平、快”的百香果,当年种、当年即可有4季的采收,可以确保当年就有收成;种下砂糖橘后,采收期不长也不短,且橘子采摘后行情变化较大。
这就是郑崇杰根据该村实际,制定的“211”致富工程——与社会资金合作建设200亩原种西山茶、100亩百香果、100亩沙田橙。有了这些茶、橘、果,可以确保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年年都有收入。
郑崇杰说,就单茶树这一项,村集体经济每年就固定有2.8万元的分红,平时茶园请村民务工,用工优先贫困户。对于100亩的百香果,是全体村民入股,入股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以土地、有的以工人、有的以现金、有的以产业奖,合作社运营、村委会监管。
“种茶树是长远打算。”郑崇杰说,茶苗是请西山龙华寺培育的原种西山茶,名声响、品质好、卖相优、销路畅,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到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及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目前通过电商平台每公斤百香果可以卖到6元,以亩产2500公斤计,100亩百香果年产值可达150万元。三个产业基地的建成,使得全村61户贫困户全部受益。
郑崇杰做的远不止这些。他到处“化缘”,为村里的孩子们送去价值6万多元的课桌椅、书包和体育用品;向后援单位西山风景区请求3万元,给龙门村至群合村的石桥加装护栏,使过往的群众有了安全保障;为龙门村老年活动中心捐赠价值3万元的石台石凳3套以及篮球架等体育用品一批;自掏腰包2300元慰问儿童、奖励贫困大学生。在他的努力下,日前思宜至龙门4.2公里村道由原来4米路面扩建至7米路面的可行性报告,已报桂平市交通局审批。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陈伟玲)近日,贵港团市委在桂平市社步镇榕罗村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贵港共青团“助力...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