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元宵过后育秧忙

贵港日报 2019-02-23 10: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伟玲)元宵节刚过,桂平市智海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便在厂房里忙着育秧,他们要为203亩中低水位稻田播种育苗。

智海公司位于桂平市石咀镇水口村,与其相邻的是马皮乡水秀村,两村位于河流边缘,部分农田处于低洼地带,每年6月底,往往会被逐渐上涨的洪水淹没。受洪涝灾害和生产技术影响,过去,这片田地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早稻常常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严重打击了当地农民的种稻积极性。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农业企业齐心协力,通过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立桂平市中低水位农田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采用中低水位水稻生产防洪避涝技术,推行早播种早收获来避开洪水期,保障水稻产量、护农增收。

智海公司负责人邱智兴告诉记者,“早种早收”虽是个常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在桂平,元宵节前后气温还相对较低,自然条件下育秧,谷种很难发芽,成活率极低。为摆脱自然气温的束缚,该公司采用厂房育秧技术,育秧室内全程控温,为谷种发芽和秧苗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在育秧厂房里看到,8名工人同时作业,为秧盆铺泥、洒水、播种、盖土、再洒水,一盆秧苗便播种完毕,全程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工人只需往机器里添加泥土和种子,然后把完成播种的秧盆搬到架子上,送入育秧室便可以了。

“我们从19日开始播种,生产线一分钟可播种17盆,两个工作日就播完203亩的种子。”邱智兴介绍,从播种到培育成可栽培的秧苗需要25天。这项技术在2018年取得了成功,今年是第二年实施。2月20日全部完成203亩水稻的播种,可保证水稻在6月25日前完全成熟并完成收割。

新闻推荐

桂平蒙圩:正月十六逛灯会

本报讯(记者梁晓冬)十五闹元宵,十六逛灯会。每年的正月十六,桂平市蒙圩镇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制作或购买花灯灯具,在正月...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