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坡镇第一书记耕种“责任田”

贵港日报 2018-12-13 09:50 大字

本报记者陈伟玲

12月5日,香喷喷的米饭香味从桂平市社坡镇宁明村村委的厨房里飘出来,还夹带着一丝芥菜的清香。新碾的米、新摘的青菜都来自“第一书记菜园”,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兴奋地把这天称为“丰收节”。

“第一书记都是从城里来,大部分没农村生活经历,群众对我们有距离感。”宁明村第一书记刘桓铭说。刘桓铭来自贵港市农业局,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他利用闲暇时间向农民学习种菜。

在社坡镇,以学种菜来拉近群众距离的第一书记,还有金福村的杨波、福和村的姚家杰和理竹村的周夏康。种菜是从今年3月陆续开始,菜地只有一两厘,种植了芥菜、菜心、生菜等多种蔬菜。

“收益良多,不但解决与群众的距离问题,还直接解决了我们吃菜问题。”刘桓铭开心地说,往返圩镇买菜买粮费时费事,自己种菜,不但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又节约了时间帮群众解决问题,且工作一天后护理菜园等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们有说不出的喜悦。

第一书记主动俯下身来当农民,虚心地向村民讨经验,村民的心一下子向第一书记聚拢,还亲切地称他们的菜地为“第一书记菜园”。第一书记们却把菜地形象地喻为“责任田”。

“我们最终目的是尽‘引路人’的责任,帮群众探索和寻找长远的发展之路。”刘桓铭目标十分明确。宁明村拥有耕地400多亩、山林2000多亩,由于缺乏劳动力,村民图省事,将林地全部种了速丰桉。由于速丰桉影响环境,不利于长远发展,刘桓铭和村委反复考察研究和讨论后,决定改造桉树林,改种适宜环境的沙田柚。说干就干,首先流转土地150亩,目前已平整土地。

“我们村离高速路出口只有10来分钟的路程。”福和村第一书记姚家杰说,福和村交通便捷,风景优美,水源丰富,而且村里建有陶坊厂等,他和村委讨论后,决定把福和村的发展定位为乡村旅游,并形成“福和村2018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议书”向上申请支持。为帮群众找到更好的高品质鱼养殖技术,姚家杰还把群众闲置的半亩鱼塘“借”过来,研究起养鱼来。

杨波针对金福村缺乏种养技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实际情况,计划引进专业的种植和销售公司——广西深禾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村里种植60亩辣椒,以此向群众推广专业种植技术。周夏康根据理竹村与宁明村地理环境相似的特点,通过村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沙田柚,今年中秋节,该村两百多亩沙田柚被抢购一空。

新闻推荐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区建设有序推进

本报讯(记者高瞻)近日,记者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桂平市库坝区移民安置工作指挥部了解到,安置区建设各项工作正有序推...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