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绿色发展 南木镇洛连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纪实

贵港日报 2018-11-14 10:55 大字

本报记者安伏岭

11月3日,桂平市南木镇洛连村金莲湖生态园内,杨柳依依,流水潺潺,中老年人呼朋唤友,打起了气排球;孩子们也在游乐场上追逐、嬉戏、打闹,好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游画卷。

目前,洛连村已经建设莲沁农园、金莲湖生态园等农家乐10多家,总投资3000多万元,直接从业人员100多人。2017年以来,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生态乡村旅游业成为点醒洛连村生态资源的“金手指”。村集体年收入曾经长期在1万元左右徘徊,目前已经突破了6万多元。

第一书记助推绿色发展

洛连村位于桂平城区近郊,风光旖旎,距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和西山风景区3个景点都仅有20分钟的车程。这为洛连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书记朱日强于2015年10月驻村后,提出了“生态富民,乡村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思路,但应者寥寥,大家认为他是来“镀金”的人,干上一阵就会离开。

朱日强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说服大家。他充分利用后盾单位的资源,先后硬化了洛连村村屯道路及巷道10多公里,建成了投资340多万元的人饮工程、投资40多万元的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和舞台,新建和装修了村屯办公场所300多平方米。

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善,朱日强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大家纷纷用实际行动给他投了“支持票”。

11队村民陆某让出自家部分土地,以加宽农家乐进出道路;经济能人黄政投建了“谷雲小院”;梁迅铭经营起“莲沁农园”农家乐……一处处“农家乐”应运而生。

围绕“农”字发展乡村旅游

朱日强说,农家乐就是要给游客“住农家房、吃农家菜、干农家活”的独特体验。

在旅游驿站农家乐内,种植着蔬菜、红薯、沃柑和番石榴等作物。一片碧波荡漾之处,矗立着10多栋木屋。这般具有农家特色的小屋,在洛连村共有100多间。每逢周末,由于价格适中,往往“一屋难求”。

在“莲沁农园”,游客可以享受到用当地食材制作的绿色食品,色香味俱佳的农家土鸡,以及用豆腐皮、花叶包裹着的美食。

酒足饭饱之后,游客可以到“旅游驿站”摘沃柑、豆角、番石榴,挖红薯、竹笋,理地畦、种青菜,或到池中捕鱼、捉泥鳅,到田里插秧、掰玉米等,体验农耕丰收之乐趣。

旅游业充实了村民的“钱袋”

乡村旅游业带动了洛连村生态蔬菜、瓜果、禽畜和腐竹等产业的发展,叶菜、豆角、沙糖桔、花木等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村中1000多亩土地实现流转,大部分村民以土地入股或在本村务工等方式增加了经济收入。

贫困户刘小英、骆玉恒、黄秀连等,在村内农家乐务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贫困户陆良在农家乐旁边租地种了3亩生态水果,为游客提供采摘和购果便利,每年仅此项收入2万多元。贫困户邓旭钊建起腐竹厂,产品主销村内农家乐,月收入超万元。

朱日强说,乡村旅游产业就像一个“金手指”,能兴村聚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主动在农家乐找工作,既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里老小,也给村子添了生机。

新闻推荐

贵港市通报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贵港讯近日,市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1.港北区港城镇原村镇规划建设站站长甘星...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