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万亩“静态资源”变“流动资本”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完成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安伏岭
10月17日,金风送爽,贵港市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程中的历史性时刻降临,首批农民获得了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标志着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为基本完成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设区市。
“土地能确权,村民笑开颜。”日前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党支部书记黄子钦兴奋地告诉记者,“村里3000多亩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小田变大田,1600多亩地流转给一家大棚蔬菜种植企业,流转土地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每亩1100元的租金,而且还能就近就业。”高桥村发生的事例,生动反映了土地确权改革给贵港市农村带来的喜人变化。
贵港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2014年起全面进入试点阶段,目前已取得全面突破。截至2018年9月底,完成地块测量村数1098个、面积351.6万亩、地块845.72万块,可颁证农户881858户,占全市承包农户的97.5%,现正在全面颁证,已进入档案整理和数字化等最后扫尾攻坚阶段。全市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可用3句话评价效果:验收情况良好,档案整理快速,群众满意度高。
实施攻坚
列入改革重点任务
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部署,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列入了全市农村改革重点任务和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一线调研确权工作,协调解决确权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五个攻坚”。
实施力量攻坚,市、县、乡三级均建立健全确权办,全市共抽调496人专职负责土地确权工作;实施进度攻坚,县(市、区)乡(镇)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村分成若干片区,分片包干给挂村乡镇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实行标准量化和定期考核;实施质量攻坚,成立了由农业、国土、财政、档案、测绘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土地确权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邀请自治区农业厅、国土厅、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档案局专家对贵港市确权工作成果质量进行专项核查,并积极引进第三方公司进行精度核查;实施责任攻坚,将确权整改完成情况和质量列为市对县(市、区)绩效考评评分的依据之—,对自治区、市检查、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书形式下发到各县(市、区)和相关乡镇,要求县(市、区)和乡镇限时整改,并及时报告整改完成情况;实施档案攻坚,突出做好综合档案收集整理,二轮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公示图由群众签字完善,承包地块测绘面积精度检查和权属核查结束后,对数据库和“一户一档”资料修改和完善。
突出“超前”
创造土地确权模式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贵港市大胆探索,体现“三个超前”,形成土地确权工作模式。
资金超前落实。贵港市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县两级安排了10539万元,确保了航拍、专业技术服务、核查验收和档案整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为确权工作超前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人员超前到位。各部门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档案局派出业务负责人,提前介入,并全程参与全市土地确权工作,参加确权成果市级核查工作。市档案局把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以“人等事干”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确权档案工作。
服务超前购买。贵港市超前引入第三方公司做好乡镇验收、县级自查和市级核查的准备,确保确权成果核查验收工作顺利开展。5个县(市、区)在2017年5月就落实乡镇验收、县级自查的第三方公司,市级核查也在2017年9月落实,确保实现完成一个、验收一个;自检一个、核查一个,确保确权成果核查验收扎实有序推进。为了确保土地确权档案整理和档案数字化工作质量,将确权档案资料归档整理、数字化和档案验收经费列入预算,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确权档案资料归档整理、数字化,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运用成果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贵港市运用土地确权数据成果中的人口、耕地和地理信息要素数据,有效整合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数据,建设精准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助推产业扶贫。截至9月30日,全市111个预脱贫村落实了“3+1”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到89.36%;每村均成立了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204个;每个村均选聘了3个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共计704人。全市有劳动力务农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或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获得稳定收入的比例达到87.45%。覃塘区借助确权效应,建成7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1万亩百香果基地、1万亩沃柑基地和5万多亩桑蚕基地。
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覃塘区樟木镇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成立村集体农地服务公司,借助土地确权对本村土地实行统一流转,负责制作“土地身份证”进行招商,商谈租金、租期,签订外租协议,全部消灭了“空壳村”,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村有16个,超过5万元的村有9个,超过10万元的村有4个。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现已达到44.5万亩,占农民承包地总面积的18.7%,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组织和家庭农场流转的土地达21.2万亩。闽航生态科技农业公司在桂平市石龙镇流转土地1700亩,建设火龙果种植示范区;石龙镇新村人杨礼忠承租了2000多亩水田,年收稻谷1600多吨,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895家,今年新增合作社555家;全市累计家庭农场1584家,今年新增家庭农场113家。港北区庆丰镇万家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黄辉奇告诉记者,农地确权为合作社在代育秧、机耕、机插、测土配肥和统防统治等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0月17日,在贵港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仪式上,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文信连指出,农地改革目的在于将农村“静态资源”变身为“流动资本”,构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贵港市农地确权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希望贵港市不要产生“歇一歇”的思想,继续探索实践,为全区农业农村改革事业再立新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园园)11月3日,贵港日报社组织记者编辑和贵港日报通讯员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文学俱乐部成员来到革命...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