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农村更美丽——贵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贵港日报 2018-09-06 11:16 大字

本报记者张思

最近,覃塘区乡村新鲜事不断。先是2400多头美国原种猪落户穷乡僻壤樟木镇;紧接着,东龙镇京龙村117亩集体山林出租15年项目,租金从5万多元拍到近25万元,村民喜出望外。

这些新鲜事正是贵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港市紧紧围绕自治区高质量发展以及市委“13446”工作思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千亩连片稻田,路渠成网,禾香虾欢。这里是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从耕耙、育秧、统防统治、收割、烘干、加工全部机械化,为贵港市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树立了样板。

作为乡村振兴首个“产业兴旺”建设内容,贵港市积极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市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7个,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的示范区9个、市级11个、县级11个。2017年,园区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带动近5.35万户、24万农民实现增收。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中国富硒农产品之都”行动。目前,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08家,家庭农场1554家;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88个面积5.8万亩,获认证富硒农产品47个,全区排名第一,荣获“中国生态富硒港”称号,“中国硒港”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兴中富硒鱼、满田乐富硒米、西山大腾峡牌富硒茶获评为首届广西好食材,“一袋5公斤富硒米的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出近30元。”富硒品牌效应凸显。

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在最近召开的广西督查激励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以及考核评价优秀的设区市、县(市、区)点名表扬,贵港市以及港北区、桂平市榜上有名。

作为生活富裕的重要载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贵港市稳步推进农村基础实施建设。近两年来,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956公里,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建加固堤防8.6公里,完成渠道衬砌防渗39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5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个,解决了9.1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26万户、清洁厨房改造6.1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75户。升级改造农村电网3059.3公里。今年贵港市的危改工作正全力推进。截至8月23日,贵港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工3346户,开工率80.63%;竣工2086户,竣工率50.27%,危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农村公共服务

水平不断提升

米黄色的教学楼,粉红色的综合楼,还配套学生宿舍楼、标准运动场;校园绿树成荫,孩子们正在打篮球,整个校园书香四溢,格外气派。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你很难相信这是一所山区学校——港北区奇石乡中心小学校长覃达华自豪地说,现在乡村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学校了。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离不开书声琅琅的校园。近年来,贵港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区检,覃塘区、港北区、港南区通过国检。特别是今年5月,桂平市高分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被专家验收组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贵港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7年以来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9万人。启动实施文明村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获得自治区级文明镇25个、文明村(社区)238个;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243个,港北区实现村村全覆盖。

“美丽贵港”乡村建设深入推进,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31个,生态村称号152个,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区第一,宜居乡村愈显美丽。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近日,桂平市油麻镇石罗村黄塘屯莫春源,将一车桂皮运到镇上销售,每公斤卖价12元,比道路修好之前高出2元。两年来,桂平市修建扶贫道路约2300公里,相当于此前12年修建的村屯道路总里程。

贵港市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审议通过《贵港市脱贫攻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力推动产业扶贫,全市360个贫困村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县级“5+2”、村级“3+1”产业,优质稻、百香果、沃柑、荔枝、龙眼等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1.96%,超过自治区要求。

3年来,贵港市累计投入23.2亿元用于脱贫开发建设。产业脱贫成效明显,创建536个集纳贫困户较多的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贫困村屯道路约3268公里;实施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6.9万;建成贫困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0个,让贫困村群众培训有平台,娱乐有去处,变贫困村的“软实力”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贵港市完成扶贫易地搬迁项目24个,2016-2018年三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度全区排名第一。在自治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桂平市获一等等次,其他县区获二等等次。

农村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贵港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可颁证达97.5%,预计今年11月可全面完成。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有效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有力推进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农业局局长冯艺介绍,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4.5万亩,占农民承包地总面积的18.7%。

贵港市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5月22日,覃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第一批12宗交易项目正式上线。近日,东龙镇京龙村117亩集体山林出租15年项目,从起拍价5.265万元,经过224次竞拍,最终以24.785万元成交,增值率371%,大大高出村民意料。

新闻推荐

家乡的腐竹

■梁家明我的家乡社坡镇,位于浔城东南,距县城十多公里。社坡地头,腐竹最出名。店有,街有,村有。每逢圩日...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