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困难,找杨副!” 记桂平市司法局副局长杨海娟

贵港日报 2018-01-04 11:10 大字

本报记者 蒙思帆

全国调解能手、自治区调解能手、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这些荣誉的背后,满满的都是杨海娟的信念、忠诚和付出。

杨海娟是桂平市司法局副局长,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依法公正为群众办事、情理并用的调解方式等,使得她在司法调解领域声名在外,不少寻求司法帮助的群众想调解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杨海娟。“有困难,找杨副!”成了流传在桂平市民间的话语。

为民办事不辞劳苦

上月21日,记者来到桂平市司法局杨海娟的办公室,只见一叠文件整齐地摆放在她的案头,一头利落短发的杨海娟正埋头审阅。见到记者到来,杨海娟笑着对记者说:“平时就是这样工作,最近文件比较多,没什么时间好好整理,有点乱。”在与杨海娟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她是一个热情为民办事、坚韧不拔的人。

去年7月份,桂平市的一个酒店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老板跑路了,这可苦了70多个农民工,他们辛辛苦苦建好了这间酒店,不仅工程款还没收得回来,而且想要维权也困难重重。走投无路的农民工没办法,就去桂平市信访局上访。杨海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他们说:“我是司法局的杨海娟,我已经了解你们的情况了,请你们相信法律,相信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讨回一个公道。现在大家先跟我回去好吗?”在杨海娟情理并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农民工中有人认出了杨海娟,便一起劝说同伴,慢慢地他们激动的心情平复了,都跟着杨海娟回到司法局。

随后,杨海娟做了许多工作,帮他们申请劳动仲裁。见到酒店老板后,该老板还不想给工资农民工,杨海娟声色俱厉地对老板说,他的这种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会一直追讨,直到帮农民工拿回工资为止。经过杨海娟多次追讨,终于为农民工追讨回工资一百多万元。农民工拿到工资后,对杨海娟感谢不已。

待人亲和有担当

“十分亲和,有感染力,并且愿意帮助年轻的同事。”说起杨海娟,和她共事过的人都这么说。一名老同志对记者说:“杨副不仅业务能力非常强,而且做事勤劳细致,经常回来加班加点,给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杨海娟在调解纠纷的时候,喜欢带上年轻的同事,利用现场教学,传授经验。梁铭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很多事情我们都会和她倾诉,她对于我们年轻的同事来说,就像个大姐姐一样。”梁铭辉告诉记者,他和杨海娟下基层调解时,经常会看到她帮助过的人向她表示感谢,有些群众想拿点家里的土鸡蛋给她,但是都被杨海娟婉言拒绝了,她说帮助他们是应该的。这让梁铭辉更加坚定当好一个司法人的决心。

在领导的眼里,杨海娟是一个专业素质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办事效率高的人。“一名女同志,能够扎根在基层十几年,并且有这么突出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到局里工作之后,她还积极主动下乡镇去指导工作,发扬乐于助人的优点。”桂平市司法局局长梁国能告诉记者。

铁娘子也有柔情

杨海娟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作风严实,工作时难免会给人铁娘子的感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杨海娟是一个把乐于助人的理念都融入到骨子里的普通女性。

“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遇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需要犹豫,就会上前给予帮助。”杨海娟说。在杨海娟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老奶奶,她的老伴已经去世,孩子也都在外打工,只留她独自一人生活,平时想要买东西或外出办事都不太方便。杨海娟经常主动到老奶奶家里看望她,陪她聊天,过问她是否需要什么日用品、有没有买好菜等等,经常帮她买菜、买日用品,俨然把她当成自己家人一样。

(报料人苏女士 酬金50元)

新闻推荐

龚文专22年的田头坚守

本报记者方朗在桂平市下湾镇,一提起龚文专,菜农们就纷纷称赞:“龚主任是个好人,他将自己学到的农业技术尽心尽意地传授给群众,让我们菜农像吃了定心丸,敢于放手大规模种植,增收脱贫!”龚...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