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合”出农业转型升级新机遇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9-04 06:14 大字

旺苍县东凡现代农业园区茶叶生产基地。

合力合心谋发展

合村合出新气象

编者按

从2019年10月开始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近年来四川省主动开展的涉及最广泛、群众最关注、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之一。今年8月24日,省民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首批涉改建制村已全部完成挂牌运行,第一批涉改县(市、区)共减少建制村18110个,建制村平均幅员面积从10.7平方公里增至17.7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史无前例的“合村并镇”之举,背后是一个个村镇蝶变的生动案例。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合力合心谋发展 合村合出新气象》,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多个角度,关注村镇合并之后的新变化、新出路、新亮点,敬请关注。

□周俊

特约通讯员 陈绍海 文/图

9月1日,旺苍县东凡现代农业园区里的一片茶山上,30多名头戴采茶帽、腰挎小茶篓的茶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夏秋茶。

“产业逐渐兴旺,想要回来创业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木门镇党委书记向星杰说,在此次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化龙乡和农建乡被合并到木门镇,共同发展以富硒富锌茶叶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建园区强基地,优品种创品牌,力争将东凡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全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茶叶产业抱团发展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前,旺苍县共有35个乡镇、393个村社区,基层治理任务较为繁重。为破解乡镇微观体系不适应宏观战略、空间布局不适应城镇化进程、管理架构不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今年2月,旺苍县全面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活乡强镇,抓乡促村,推动基层治理落细落地。”该县民政局局长李林介绍说,改革包含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城乡基层治理等多重具体行动,调整的不仅是区划,还涉及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内容,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历史性、攻坚性的改革,操作程序严谨,改革任务繁重,社会关注度高。

“本轮改革还塑造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新优势,蓄积了经济持续增长新动能。”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斌说,以前旺苍有23个乡镇发展茶业产业,但部分乡镇资源禀赋不足,乡镇之间存在行政区划壁垒,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难度大。把化龙乡和农建乡合并到木门镇,将茶叶产业资源聚集,优化产业布局,突破现有乡镇行政边界制约,以推动茶叶产业抱团发展、捆绑发展,促进茶叶园区经济集约集聚发展。

村民尝到改革甜头

提起木门镇农建村的李全发,村镇上的人似乎都对他有所耳闻。村干部石军告诉笔者,他是原农建乡农建村黄茶种植大户,很有经济头脑。

三年前,李全发便看中了发展黄茶产业的大好市场,但在那时,他只有 2 亩地,地块细碎化的现实让他根本不可能做大产业、形成规模。合村并镇后,依托东凡园区的辐射带动,他花钱租赁了同村的撂荒地20亩,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种植面积,还把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安排到自家地里干活,实现了土地流转与增加村民收入的互促双赢。

在李全发的带动下,目前,该镇已有2000多户进入茶叶产业的种植行业。包产到户,单打独斗,这样的传统种植模式弊端日渐突显,而合村并镇恰恰促进了土地更好地流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也让村民们品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

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李斌介绍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在空间上实现了木门、农建、化龙三个乡镇的茶产业基地的成片连接,从而有利于在以前建设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旺苍的茶叶产业,推动旺苍茶叶走向全国市场,同时,为将东凡农业园区创建成为四川省五星级农业园区创造条件。

“去年‘2019四川特色气候小镇’”发布会上,旺苍县木门镇荣获\‘黄茶清馨小镇’称号,全镇黄茶种植面积达 7000余亩,占到了全省黄茶栽种面积近三分之一,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黄茶种植基地。”向星杰说,今后,东凡农业园区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茶叶+民宿、茶叶+文旅等理念,在完善提升现有茶叶产业基础上,配套特色果蔬、观赏花木,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充分体现园区产业综合、现代、特色、多元、高效等内涵特性,将园区打造成茶文化展示示范区、茶旅融合特色区、乡村振兴样板区,以此来推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专家点评】

加强产业协作助推高质量发展

省民政厅副厅长胡建林:

镇村合并为产业发展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开了空间、提供了支撑。

一是有利于“盘活存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镇村合并后,强镇或强村可利用其技术、品牌和渠道,带动弱镇或弱村的生产和销售,进而从整体上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做响产业品牌。

二是有利于“注入增量”,引进经营大户或龙头企业。镇村合并后,随着管理范围拓宽、生产半径扩大,客观上也为引进好企业、好项目创造了条件。

三是有利于“争取政策”,实施重大产业支持项目。过去国家和省里一些产业项目不好落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布局在几个乡镇或村,相互间的利益不好协调。现在合并后成了“一家人”,在项目实施和建成投营上更为顺畅。

四是有利于“增进感情”,处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镇村合并后,随着产业协作逐步加强,老百姓的情感联系会逐步加深,共同增收致富的意愿会得到提升,一些历史债务、发展差异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消化。

(本报记者 李丹)

新闻推荐

燕子古树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本报记者赵敬梅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活的文物,一株古树是世世代代光阴的沉淀,自觉保护好古树,是我们...

旺苍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旺苍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