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百业兴 旺苍水利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广元日报 2019-10-29 00:45 大字

本报记者刘怀英

水利为民30万农村人口饮上安全的自来水

“有了自来水,现在再也不用到远处挑水了。”10月10日中午,在木门镇黄粱村何文伦的家,干净的自来水哗哗流到煮饭的锅里。旺苍水利部门为了解决他和邻居两户人家用水问题,从两公里外专门接通了自来水,还整治了他家附近的一个山坪塘用于农业生产。

心怀感激的还有天星村的73户贫困户。去年6月,旺苍县水利局在该村实施水利扶贫工程,除了解决全村吃水难题外,还新建了5口蓄水池、修了2.2公里渠道用于贫困群众生产。

旺苍县山多水少,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缺水成了制约一些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高起点谋划,大力实施产水配套建设,结合县情和各乡镇实际,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有序开展各项产水配套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区灌排配套渠系。”采访中,旺苍县水利局局长严晓东告诉记者。

走进木门万亩有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一个个全自动的灌溉系统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堰渠哗哗的流水声也变得动听。

近年来,旺苍先后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7400余万元,在全县38个乡镇247个村(贫困村62个),新建供水工程1868处,铺设管道4442.4公里,解决了11.7万人(贫困人口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77%,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97%。

今年,全县计划投资2064万元用于解决4.3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届时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将达到89%。同时,投资1.4亿元并且兼顾了城市应急水源工程、县城自来水改扩建工程以及县“三供一业”供水维修改造工程的县“三供一业”供水维修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从城镇到农村、从重点建设到区域覆盖,全县城乡供水体系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条件与城镇居民的差距逐年缩小,加快了全县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水利兴农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活了水源也活了财路。”说起农田水利建设时,张华镇松浪村党支部书记伍凯一脸的开心。他说,水源活了,村里新发展的300亩脆红李产业园产值达900万元;明年脆红李园区还准备间种白花前胡中药材200亩,预计产值可达60万元,全村343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这些特色经济产业,都是‘吃水大户’,要是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伍凯说。

今年45岁的冯鸿是东河镇凤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守着枫洞梁小水库穷了半辈子的他,没想到这两年能靠水脱贫。“以前只看到是一塘水,除了打些鱼,也想不出能指望啥。”冯鸿说,这两年,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他依托枫洞梁小水库发展观光休闲及蓝莓种植、稻田养鱼等项目,不仅成功脱了贫,还买了小轿车。村上的其他102户贫困户,也依托这一汪清水,在去年底全部脱贫。

依托水利扶贫走上致富路的不止凤阳村。枣林村依托枣林水库规划建设生态休闲走廊,东河镇白马寺社区依托关门石水库发展乡村旅游……随着水利基础的不断夯实,旺苍县越来越多的贫瘠山坡变成致富热土,贫困群众在水上“掘金挖银”,找到了脱贫的出路和希望。

“我们围绕特色产业治水兴村,一个个曾经产业难觅的贫困村,因水活而村活。”严晓东介绍,该县不仅解决了19.6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还建成稻虾、稻鱼养殖基地0.25万亩,带动发展起10多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公司。

近年来,全县先后整合资金7100余万元实施产水配套项目,在全县141个行政村和一个管理办新建、维修蓄水池894余口,整治山坪塘90余口,新建、整治灌溉渠210余公里,新建和整治藕塘、鱼塘63口,全县新增有灌溉面积1.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3.8万立方米,提升了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综合效益。

今年,该县又计划投资1300余万元在全县25个乡镇55个行政村(其中非贫困村42个)定点实施水利脱贫攻坚产水配套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业用水保障水平。全县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逐渐破除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利基础薄弱障碍,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河道治理从有“名”到有“实”实现深刻转变

站在东河河道边上向远处望去,干涸的乱石滩河道如今水波荡漾、风景宜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道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

多年以来,该县持续发力河道治理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的水生态文明。

为有效治理非法开采河道砂石现象,全县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开采砂石“雷霆行动”、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东河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6次,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60余起,查处涉河违法案件10余起,处罚违法责任人15人次,追究刑事责任4人,拆除河道采砂场5个、砂石加工厂1个,拆除采砂船、运砂船、吸砂船20余艘,有力维护了河道正常秩序,极大改善了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

同时,该县结合河(湖)长制工作,努力在构建河流管护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条“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切实解决河湖谁在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得好的“四大”现实问题,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的深刻转变。

先后争取资金1.5亿元,在全县落实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和山洪沟治理项目7个,新建河堤17公里,综合治理河长20余公里,极大提升了县城区、乡镇防御山洪、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投资7.6亿元,全市首个采取PPP模式实施的水利生态项目——旺苍县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PPP项目也在有序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县城区防洪排涝体系,大幅提升全县防汛减灾能力,全面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实落地,提升了全县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推荐

“妇女议事会”让巾帼巧“当家”

本报记者周俊“为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建议由社区居委会成立考核组,每周入户进行检查,每月进行评比。”“为了提供舒适的娱乐环...

旺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旺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