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高坪返乡创业人员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200个,其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7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6月3日,笔者踏访高坪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农民高涨的创业热情。他们写满笑意的脸上充满希冀:“路通到了村头院落,干部服务到田间地头。若不抓住机会创业,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自主创业:“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走进石圭镇壁山村,村干部建议笔者一定要去采访刘先锋。刘先锋家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凭着勤劳苦干,2016年,他家纯收入近4万元,被评为村里的“脱贫之星”。
53岁的刘先锋左手残疾,儿子常年患病,这让他感到致富无望,甚至对脱贫失去了信心。2016年,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在各级干部的促膝谈心和鼓励下,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主动参加各种技术培训,还动员妻子易琼林参加村里举办的竹编技术培训班。学到养殖技术后,刘先锋萌生了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在市妇联、镇政府的帮助下,他贷款1万元农业产业扶持基金,购买了3头母猪、4头猪崽和80只鸡苗饲养。村里的鸽业合作社成立后,他又养了70多对鸽子,2016年一家纯收入近4万元。“贫困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技术、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脱贫并不难。”如今,刘先锋对致富奔康充满信心。
在璧山村,积极创业的村民还不少。养殖大户刘顺艳带动村民成立鸽业合作社,每年养殖肉鸽、蛋鸽5000多对,带动养殖户近百户;依托斑竹竹艺公司,壁山村50多名村民变身为“产业工人”,通过编织竹编,每月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在近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各级干部的帮助下,该区涌现出一大批“创业之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各类经济实体有1200个,其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就有7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
抱团发展:建产业园入股享分红
35岁的张敏是万家乡人,在外经商多年。去年,在万家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毅然回乡创业,成立专合社,种植紫薯,养殖生猪。全村32户贫困户以人均1000元的标准配股入社,并按入股金的8%保底分红。
在***工作中,该区首先考虑产业的支撑作用。为充分发挥大户、业主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区政府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金,加快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建起柑橘、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和旅游观光等方面的脱贫奔康产业园57个,其中,80%以上的产业园由大户、业主和龙头企业领办,实现了贫困户户户入园,产业全员覆盖。
产业园区的建设,激发了农户创业的热情。据该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统计,该区3万多农民入园打工当上了“产业工人”,2万多人以技术、劳力或土地入股成为股东。
转变观念:不等不靠勤劳致富
被授予“感动南充十大新闻人物”称号的溪头乡村民安长林,没有因为病魔的折磨停止勤劳致富的脚步。2016年,他家纯收入达到了5万余元。
今年,安长林的信心更足。除了继续经营好自家的柑橘园外,他还计划养鸡100余只、鸽子50只、生猪10头以上、蜂10桶,并种黄姜,养蚕。“与其等那点补助,还不如勤快一点,多养点鸡鸭,多养几头猪,这样更踏实。”安长林说,“如果自己不努力,再大的家业也会坐吃山空。”
与安长林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还有不少。阙家镇火烽村村民田春洪家去年养了70多只土鸡,被来村里旅游的市民抢购一空。“如今村里发展旅游业,这是个好机会,我不能错过。”田春洪信心十足地说,她家今年争取多养一些土鸡,再开一家农家乐,在家门口创业。
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铆足劲发展产业,过去那些“等靠要”的村民也按捺不住了。佛门乡政府曾鼓励该乡寨坡村村民发展花椒产业,并承诺给予一定补助。但当时没几个村民“买账”。如今,该村又是另一番景象:1000亩花椒产业基地基本建成,村民争着以土地或现金入股,并义务投工投劳建设基础设施。该村77岁村民滕明晴告诉笔者:“别人都在发展,如果因为自己不努力而受穷,那就不能怪别人了!”
■相关新闻
身残志不短 月入万余元
本报讯(周汉兵 庞颖)提起高坪区青莲街道七星桥村残疾村民刘小洪,该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他身残志不短,不等不靠勤劳致富。”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云金也称赞他是村里勤劳致富的典范。
41岁的刘小洪先天残疾,妻子长期患病,膝下育有一女。夫妻二人互相扶持、互相帮助,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为增加收入,刘小洪一边种地,一边到长乐一带学竹编技术。他克服身体的不便,认真观察学习师傅的每一个动作。大家休息时,他就在一旁练习。看到这个年轻人的“非常”举动,师傅十分乐意向他传授技艺。在大家的帮助下,刘小洪学会了竹编技术,慢慢地还承包了一些小工程,并招揽了一些工人。2004年,他做起了竹编加工的生意。
2015年,竹编加工行业逐渐萧条,刘小洪决定另起炉灶,为兼顾家庭,他和家人商量后,干起了刘家的老本行———做豆腐。夫妻俩起早贪黑,对豆腐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由于刘小洪家的豆腐品质好,左邻右舍及青莲街道的居民都喜欢买他家的豆腐。如今,靠卖豆腐,刘小洪一家每月有1万余元收入。
虽然自己身有残疾,刘小洪还不忘关心帮助身边人。邻居老人王双梅的儿子长年不在家,刘小洪夫妇就经常给王双梅送饭、送菜,为老人换灯泡、打扫卫生等。邻居王素芳老人所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儿子又在外务工。刘小洪得知后,义务帮老人将屋顶修好。刘小洪夫妻俩的善举,在该村传为美谈。
◆评论
不等不靠 才能把日子过好
□周汉兵
在脱贫攻坚中, 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这十分重要。有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意识, 才能增强战胜贫困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当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为早日甩掉 “穷帽子”, 铆足了劲脱贫致富奔小康。但也有个别贫困户抱着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心理,宁愿苦熬不愿苦干; 还有一些人想脱贫, 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而一筹莫展……“等靠要”思想、观望心态、依赖心理, 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扫除的“绊脚石”“拦路虎”。
人穷不可志短。 物质的贫穷是一时的,精神贫穷、观念贫穷才最可怕。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懒。消除贫困,党委政府的全力帮扶、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 但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只有把贫困群众积极性、 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外因”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群众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用勤劳智慧创造幸福生活。
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高坪区的实践证明,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在脱贫攻坚中,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仅要精准到人,精准到钱、房、物,更要精准到人的志气、精神、骨头。要让贫困户真正从心底迸发出勤劳致富的自觉性。
新闻推荐
2016年度四川新闻奖揭晓本报再创佳绩报送11篇揽“一金”“三银”“四铜”
本报讯(记者文毅郑义)5月24日,记者从四川记协网获悉,2016年度四川新闻奖获奖目录公示。本报报送11篇作品,8篇获奖,再创佳绩,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由本报总编辑张建明主创的《挑战生命...
旺苍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旺苍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