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技进村 山旮旯走出生态致富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5-16 06:07 大字

□唐福升 本报记者 任云

5月初,旺苍县高阳镇双午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房建设配套进入收尾阶段,27户贫困户陆续搬进新家。用光伏发电、沼气供能,发展循环立体农业,贫瘠的山旮旯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光伏发电贫困户用上清洁能源

双午村地处旺苍县北部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脊、自然灾害频繁。在2014年之前,村上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架高压线、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民生活十分艰苦,贫困发生率20.18%;是全县精准识别的贫困村之一。

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4.6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00余人用水难问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快速推进……

在贫困户赵永开的眼中,村里最“时髦”的还是新居屋顶上闪闪发亮的光伏 “发电板”了。“那个东西好,帮扶部门投1.9万元,我掏5000元,能管25年。自家用不完,还可向国家电网卖电,真是挪进了‘金窝窝\’。”

“小问题断电几天、大问题停电几月”,用电难的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村民,2015年在对口帮扶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村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扶持,对农网进行改造,解决了全村161户老百姓的用电难问题。

不仅如此,依托科技扶贫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还引进光伏发电技术,集中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提供给该安置点及周边农户免费试用太阳能发电,余电全部上网。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永朗介绍:“余电上网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2500余元,让贫困户用上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循环种养破解山区农业发展难题

石多土少、耕地缺乏,村民常为田边土角纠纷不断,如何在山旮旯找到发展出路?依托省科技信息所的帮扶力量,发展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双午村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利用丰富的林地牧草资源优势,双午村制定了 “果-草-畜”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方案,确定了“有机核桃—林下牧草—生态黄羊、大恒肉鸡、川藏黑猪—粪—沼渣返地”的循环模式。村上大规模种植有机核桃,桃核林下套种牧草,所产牧草用以饲养生态黄羊、肉鸡、川藏黑猪等特色品种。运行模式上,双午村以“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基础,积极培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创建1个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共种植核桃3000亩,养殖黄羊300多只、藏川黑猪100多头、肉鸡1000多只。

种养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粪污,用来生产沼气。在省科技信息所的指导下,双午村新建了一个大型沼气站,利用全新工艺发酵,实现产气率提升10%—30%,沼液沼渣零排放与安全使用,集中供给安置点的用户用能,并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农户,能解决50余户群众的供能。

强科技、助增收,双午村自2014年推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开办村干部农技大讲堂,重点抓核桃栽植、管理以及山羊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村群众的技术本领,全村近90%的农户懂核桃管护技术,70%的农户懂山羊养殖技术。

“家里的8亩地全种上核桃,今年预计每亩收入万元左右,进入丰产期后,收益还要增加。”有了科技做支撑,赵永开对增收致富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烟农邱思树的脱贫之路

雷杨本报记者唐福升5月8日,记者同驻村帮扶队一行走进旺苍县正源乡深溪村邱思树家,邱思树夫妻俩正在烟地里忙着管护自己的烟田。据了解,邱思树一家5口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刚读初中,家里还有...

旺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旺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