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李姗姗:为孩子打下“善与美”的底色
李姗姗和学生分享创作经历。
□特约通讯员 陈绍海 文/图
人物名片
李姗姗 旺苍县五权镇人,儿童文学作家,其童话作品《面包男孩》荣获“2016年度中国好书”。
“我的童年在旺苍县五权镇度过,我家住在半山腰上,山凹里有一片麦田,给我无尽地幻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央视一套播出的“2016中国好书盛典”上,李姗姗童话作品 《面包男孩》荣获 “2016年度中国好书”。领奖时她动情地说:“我把童年的麦香写进这部 《面包男孩》里,把自己成长的辛酸和亲情的温暖说给今天的孩子。我要告诉他们,我们都是生活的魔法师,爱就是魔法棒!爱让我们在苦难中坚强,爱让我们在希望中成长。”
4月26日,笔者采访了这位80后儿童文学“美女”作家,了解《面包男孩》里的家乡情结。
善美的童话来自两代人的童年
“它讲述了精灵‘小面包\’神奇的成长经历,故事中充满奇思妙想,可爱中透着哲思,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书中遇见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自己。”《面包男孩》讲述了罗德叔与面包男孩之间幽默又温暖的亲情,赞美“人之初,性本善”的儿童世界,强调以“善”引导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李姗姗希望能够以童话的力量,为孩子的人生打下 “善与美”的底色。
李姗姗介绍说,《面包男孩》创作灵感来源于两代人的童年,其中一部分源于她自己的童年成长经历,另一部分来源于她与儿子童年相处的点滴。
“小时候我家住在半山腰,周围全是梯田。”童年的麦田和浓浓的麦香味给了李姗姗最初的人生感悟,她把这些场景和感悟融入《面包男孩》,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也让自己重温了童年。
李姗姗说,书中面包男孩的原型就是她的儿子,里面很多对话,也是她跟儿子的日常生活的提炼。她坦言,《面包男孩》的故事才刚刚展开,她会一直写下去。不久的将来,《面包男孩》还将通过动画电影、舞台剧、有声故事等多种形式跟大家见面。
文学创作要有美感更要有哲思
“文学创作就像将麦粒种进土里,只有扎根泥土才能发芽,结出果实。”李姗姗说。而家乡大山的厚重,溪水的温柔,浓郁的人文风情,都是她美学积累的源泉。
李姗姗说,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那时家里债台高筑,甚至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一个人撑起整个家,非常辛苦。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坚持指导孩子写作。“记得小时候每次写完作文,我都会跑到正在劳作的父亲面前,给他念。父亲一边干活,一边细致地听,当听到有些句子不合适,还会建议我换成另外一种写法。”李姗姗说,父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有着很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小教她要学会感恩、知足常乐。
1999年,李姗姗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重庆幼儿师范学校,但因家贫交不起学费,便给校长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学校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也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写的力量。后来,我开始写儿童文学,一写就是16年。”
2015年,李姗姗在旺苍县朗诗五权希望小学设立“李姗姗优秀作文奖”。2016年,她回到家乡给孩子们颁奖,并与孩子们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创作经验,李姗姗说:“设置这个奖项,就是为了鼓励孩子们能够通过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成长经历,为他们的文学梦搭建平台。”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周俊记者侯东)“以前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手续需要30天,现在审批时间竟然压缩到了5天。”近日,在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局窗口办理企业登记手续的旺苍县木门茶叶土产有限公司工作人...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