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旺苍魔芋间套种:一块地种出多效益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2-28 09:56 大字

整地、施肥、消毒、播种、铺膜……近日一早,旺苍县高阳镇虎垭村七组的李明章夫妇俩就在自家的一大片玉米地里忙着种魔芋。

今年春耕,旺苍在全县推广魔芋间套种,即在玉米地、茶园等土地上种魔芋,让一块地种出多块地的效益。当地还引进魔芋加工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让地里的魔芋再增值。

旺苍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当地魔芋间套种将占全县魔芋种植的90%以上。

玉米地里种魔芋

4亩地收入翻几番

旺苍历来有种植魔芋的传统,然而过去大部分是农户散种,不但不成规模,净种收益也不高。“以前也种魔芋,不晓得为啥总是种不好,一年到头白忙活。”李明章说,他的经历并非个案。“魔芋喜阴,种植的时候必须做好遮阴,否则魔芋长势就会受到影响,容易生病,有时甚至全年无收。”旺苍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赵建新指出问题所在。魔芋本身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高,如果种好了,也不失为一项助农增收的好产业。

为破解种植难题,当地大力推广魔粮间套和魔林(果)间套两种模式,在玉米、果园、茶园等土厚地肥的空间进行间套种植,充分利用玉米、果树、茶树半荫蔽的条件,促进魔芋生长。

“去年村里鼓励大家套种魔芋,我在自家4亩玉米地里试验了一下,结果地里玉米产量2000多公斤,魔芋产量达到1.5万公斤。”尝到甜头的李明章告诉记者,套种出的魔芋发病少、口感好、产量高,鲜魔芋也能卖到3元一斤。算下来,4亩地创造了近5万元的年产值,其中,玉米价值5000多元,魔芋则卖了4万多,4亩地加起来收入比单种玉米的时候翻了几倍。“今年县上推广力度大,还派了专家来指导,我家玉米地里套种魔芋的面积要扩大到10亩,争取增产又增收。”

精深加工

土“灰菜”变成宝

魔芋天然胶、魔芋面膜、魔芋生物提取……最近几天,一些从未听说过的名词老是在李明章的耳边响起。“听说县上马上要建一家企业,专门搞跟魔芋有关的产品,还要卖到国外去。没想到地里的土灰菜还能做出这么多好东西。”李明章告诉记者,在旺苍,魔芋又叫“灰菜”,过去在当地人心目中就是一种土菜。不过,县里要建魔芋精深加工企业,土“灰菜”也要翻身了。

记者从旺苍县农业局获悉,当地今年将建成投产一家集魔芋有机栽培、鲜魔芋加工以及魔芋粉、魔芋天然胶体、魔芋食品、魔芋生物提取物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精深加工提高魔芋产值的同时,也与农户合作,通过科技推广,大幅提高魔芋种植良种覆盖率。据悉,今年当地通过科技推广,将魔芋平均亩产值提高到8000元以上,魔芋深加工能力提升到6万吨。

为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当地还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联合全县10余家重点专合社,组建成立了旺苍县灰菜协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公司+专合社+标准”等运作模式,把企业、政府、农户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激发魔芋产业发展活力。

目前,该县已有15个重点乡镇大力发展魔芋标准化种植基地,全县鲜魔芋种植面积已超过1.85万亩,建成了11个魔芋专合社,直接带动7500余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旺苍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赵建新表示,魔芋间套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作物生长,可谓一举两得。下一步,旺苍将进一步壮大魔芋产业规模,力争到2020年,全县魔芋产业规模达5万亩,产量达10万吨,产值达3.5亿元以上;按照“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大力推广魔芋种植新模式,同时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打造魔芋产业品牌,进一步提高旺苍魔芋知名度和美誉度。

陈绍海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新闻推荐

抢抓发展先机 铆劲加快生产旺苍县工业企业全力冲刺“开门红”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何纪平周俊记者侯东)近日,记者在旺苍县采访时看到,该县各工业企业抢抓发展先机,铆足干劲满负荷生产,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在旺苍县天马丝绸有限公司数百平方米的车间内,机器轰鸣...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