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治本之策 播智慧之种——广元市突出扶智扶志推进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班班通”——图为苍溪县陵江三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
职教专业教师到农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母剑勇本报记者何开红崔华忠
读书,是寒门学子的渴盼;贫穷,是寒门学子的软肋。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关系长远,关乎根本,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为了让贫困家庭孩子读上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广元市积极整合教育、扶贫等资源,扎实实施“上学有保障、条件有改善、从教有激情、就业有技能”四举措,全面打响广元市教育扶贫的攻坚战。
这项惠及贫困家庭的民生工程,让寒门学子的求学路上少了些经济负担,多了些温暖相伴,也让“扶贫扶智”多了一份实在、一份期待。
【上学有保障】精准资助,贫困孩子就学一个都不能少
旺苍东城中学高三学生谢坷家庭贫困,父亲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苦苦支撑他上学。从去年起,旺苍县将谢坷纳入贫困学生并建档立卡,他不仅每学年能领取国家助学金2000元,每月还能从学校成立的资助基金中得到300元。有了这些钱,他再也不用为生活费发愁,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像谢坷这样的建卡贫困学生,全市有43970人。这些学生,因为家境贫寒,读书的道路崎岖坎坷,成才的梦想遥远迷茫。“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在国家资助标准基础上,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200多万元,实行网格化、精准到户的“控辍保学”管理,从物资资助、学业指导、身心健康监测等方面加强建档贫困家庭学生教育管理,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不落”接受教育。
市教育系统行动坚决。紧跟扶贫攻坚进程,市教育局推出新的帮扶措施: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中职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这两项政策,全市将有2500名学生受益。对建档立卡在园幼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都实行兜底资助,确保建档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垫高了穷孩子成长的起点。为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教育、爱洒教育”的浓厚氛围,设立“教育扶贫日”,筹措基金500万元,对建卡贫困户中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品学兼优学生进行奖励,实现从在园幼儿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全覆盖。
韩明成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今年夏天,青川中学毕业生韩明成以622分、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当录取通知书送到的那一刻,全家人却为7000多元的学费犯了愁。他的家在青川县茶坝乡炉厂村,爷爷、奶奶近80岁,全家仅靠父母务农、打临工维持生活,经济本就捉襟见肘,现在还要供个大学生,困难可想而知。困难之际,县政府鉴于他家庭的情况,奖励1万元资助他上学,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这笔钱,我再也不操心学费的事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学成归来回报家乡。”即将报到入学的韩明成激动地说。
事实上,这一切,家长和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旺苍木门小学学生李锦说:“现在,上学不但不交学费、书本费,而且学校还给我们每人每月补助200多元伙食费,我爸爸说,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
广元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留守学生22万余人,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学习、健康成长,出台了《广元市留守学生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之家”541个,全市739个贫困村全覆盖。同广元日报社创办全国唯一一家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留守儿童报》,为留守儿童创建了精神家园。针对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残疾学生档案2432份,在尊重差异的同时,着重在思想、学业、生活上进行帮扶,积极为残疾学生成长营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对摸排出的106名肢体严重残疾学生,由特殊教育学校组织特教教师每月开展送教到家活动一次以上,最大限度保障残疾儿童学习机会。
【条件有改善】精准改造,让乡村学校成为地方文化符号
2
学生是主体,阵地是保障。
“建设功能齐备、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乡村学校,让农村贫困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副市长赵爱武介绍说,市政府出台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管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全市乡村学校进行了合理布局,明确了建设标准。市教育局加强指导,以“小而美”“小而优”为原则,每所乡村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史,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形成“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特色,让乡村学校成为当地最漂亮、最有书香气息的地方,成为村庄的文化符号和乡村文脉传承的基地,让贫困户子女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昭化区卫子镇小学以“春风化雨、幸福人生”理念为引领,重点打造校门文化、长廊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校赋和办学理念、法治教育、优秀传统、学生成果、时代热点、爱惜粮食为主要内容,打造特色文化校园,成为当地书香气息最浓、文化韵味最重的去处。
随着“智慧广元”教育信息化二期建设的全面启动,离县城120多公里的石马镇初级中学一下子成为了“明星学校”。作为苍溪县最为偏远的学校之一,过去学校教学条件差,设备落后,教育质量连年难以提高。全县开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向该校投入资金近30万元,建成18个多媒体建室,100M光纤通到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班班通”的有效使用,石马镇初级中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全校中考重点中学上学率达60%,升学率达
100%。
建设和运用信息化,是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全市95%以上学校接入宽带网络,86%以上中小学教师、50%以上初中学生和10%以上小学生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如今,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通过网上平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重点项目建,优质学校帮。从去年开始,全面启动全市15所直属学校和县区重点学校对口帮扶全市73个贫困村村小工作,从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素质提升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市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吴小平告诉记者,该校启动对朝天镇朱家村、麻柳乡石排村两个偏远教学点帮扶工作以来,通过大手拉小手,添置儿童类图书,配备了计算机、平板、钢琴等教学设备,对教师信息化能力进行培训,加强教学点制度建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让边远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镇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两个偏远教学点教学能力与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据了解,以学校为核心的精准改造是全方位的。积极推广利州区“小微学校发展联盟”模式,在生源100名以下的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研究,联盟发展,组团发展;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推进“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设,今年改造40所农村学校的任务正如火如荼推进。
【从教有激情】精准支持,倾斜政策强乡村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确保教育“***”,改变贫困地区师资不足的现状,“扶智先强教”,无疑是当务之急。
今年52岁的剑阁县公兴小学女教师李敏,因车祸残疾6年,但她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却因为英语考试不过关而评定不上中级职称。
“绝不能让乡村教师既吃苦又吃亏!”从2015年起,剑阁县对贫困乡村教师职称评定实行政策倾斜,取消乡村教师评定职称对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把教师到贫困乡村学校工作经历作为任职晋级的必要条件。按照这一新的规定,李敏以及和她同样境况的其他10名老师评上了中级职称。
据市教育局局长杨松林介绍,为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价值、有激情地从教,培养更多的寒门学子,市政府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从政治和经济待遇、业务能力提升、家庭问题解决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目前,已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乡村教师每月最低补贴400元生活经费,每年发放津贴2500万元。实施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的优秀教师授予荣誉称号,解决农村教师不受年龄限制晋升职称1698人。切实解决农村夫妻教师长期两地分居问题,已解决农村两地分居教师433对。组织农村学校校长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对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市级以上培训3600余人次,组织送教下乡活动280人次;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认真落实《广元市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加强城乡教师交流,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师资水平;针对农村初中教师相对富余、小学和幼儿教师相对短缺实际,在有条件的乡镇推行小学六年级到初中学校衔接就读办法,整合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农村幼儿教师不足、小学教师老化的问题。
苍溪县王渡小学校长苏甫兵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有2名教师,以前一直想方设法调往县城。市县出台系列关爱政策后,他们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与价值,再也不闹着调离了。”
【就业有技能】精准就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智提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持续为地方经济和家庭脱贫“造血”,是广元市教育扶贫的一大特色。
青川县观音店乡贫困村民周祥前些年在外打工,由于缺乏技术,每年除去开支所剩无几,家庭经济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下。去年,他参加了县职中组织的木耳和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班,利用学到的技术,今年种植了3亩香菇、4亩木耳,目前已收入4万元,预计年收入7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廷全介绍说,依托全市“5+2+1”产业发展规划,广元市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了市上主导、县区组织、院校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突出建设各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推进广元职教资源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前,广元市建成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职院校,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3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重点职业学校数居全省前列。
为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相关职业学校发挥所长开展***,做好苍溪猕猴桃和雪梨、剑阁豆腐、朝天核桃、青川黑木耳为代表的“广元七绝”与职教的融合,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骨干,如开设扶贫特色产业培训班,对未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等。今年上半年,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在部分贫困村开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组织核桃、天麻、魔芋、花卉、银杏栽培、稻田养鱼、生猪养殖等技术培训,共培训贫困人员21000人次,帮助他们依靠技能就近就业创业,确保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在全方位帮助的基础上,广元市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免除1.9万余名中职学校学生学费,为8300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川北幼专1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330万元,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100名优秀专科生50万元,完成100%。在朝天职中和朝天中学、苍溪职中等学校开展试点,推行“1+2”学制模式,在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建设综合性高中,让高中阶段学生升学有渠道、就业有技能,培养多能人才,拓宽农村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教育好一个贫困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教育扶贫攻坚任重道远,但广元教育人始终以最大的决心和信心,敢闯敢干,攻坚克难,让教育扶贫勃发出的智慧和力量更好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为全市追赶跨越、同步奔康贡献力量。
扶贫攻坚,教育人始终在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绍海“今年天干,降雨偏少,加之低温期长,茶园比去年减产约10%。”5月31日,旺苍县木门茶业公司董事长谭波说起今年春茶减产,脸上却不见一丝愁容,“即使天公不作美,我们销量目前也上了500万元,同...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