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风险分担 银行就敢放贷

四川日报 2016-07-05 07:38 大字

  通江、旺苍金融扶贫为何见实效?

在7月1日的全省金融***电视电话会上,国开行、农发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均表示,应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畅通金融扶贫渠道。

金融扶贫,除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推动外,地方还需与金融机构共建风险分担机制。

通江和旺苍两个贫困县也在会上作了发言。这两个县有怎样的经验?

□本报记者 李龙俊

A

风险分担金融机构敢“出手”了

因为风险问题,通江县苟家坝村村民刘清平曾贷款无门。想搞养殖,但启动资金成了拦路虎,“没抵押,找不到担保人!”

转机出现在2015年3月。通江县探索推出“扶贫小额贷”,刘清平顺利获得了5万元贷款。如今他养了4000只土鸡,种了5亩蔬菜,年底将顺利脱贫。

过去顾虑重重的金融机构为何敢于放贷了?

“建立***专项发展等五大基金7000万元,成立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信贷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风险管控小组,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同时建立评级授信指标体系,实施政府分类贴息等。”通江县县长王军表示,目前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亿元。

旺苍县则用足政策,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人行足额给予金融机构再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优先放贷,同时提高扶贫小额保险的覆盖面,解决“不愿贷”的问题,全县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00余户8500万元。

据省财政厅介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四川省扶贫攻坚行动,对向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的经办金融机构,四川省按当年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发放贷款总额的1%给予补贴。另外还实施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贫困地区返乡创业就业贷款分险、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贴息分险等。

B

分类施策多种金融产品精准落地

引入金融资源,还要用得精准。

当天会议对四川省金融扶贫提出了7个精准的要求: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需求;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异地扶贫搬迁规划;精准对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需求;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保险需求;精准加强融资辅导和培育;精准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到村全覆盖。“金融机构将扶贫小额贷款优先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吸纳贫困户就业、收购贫困户产品、流转贫困户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贷给谁的问题。”旺苍县副县长杜非介绍。

通江县则根据贫困户不同类别和需求,提供生产生活建设信贷资金。县级各类金融机构分别推出了“扶贫小额贷”“小额担保贷”“特色产业贷”“扶贫搬迁贷”“巴山新居贷”等贷款项目,强化贷后服务,帮助群众管好钱、用好钱,发挥效益。

与此同时,两县还注重搭建平台,发挥群众内生动力,让资金有效匹配需求。通江县强化贫困户志向扶持,推进农村人、地、林、房、钱和集体资产盘活,产权抵押融资近10亿元,4万多贫困人口受益。旺苍县则借力互助资金助力解决发展问题,互助资金组织对谁需要资金、资金投向是否合理等掌握最为清楚。

各方合力推动,截至一季度末,四川省88个贫困县(市、区)各项贷款余额6112亿元,同比增长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闻推荐

青川县法院院长李松林到青溪法庭调研三严三实专题

7月14日,青川县法院院长李松林到青溪法庭调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李松林要求,要加强思想建设,提高业务能力;要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严格行使审判权利;要提高办案质量,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分忧解...

旺苍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旺苍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