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也能挑大梁 记青川县三锅镇渔寨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黄启龙
渔寨村新貌(三锅镇资料图)
本报记者刘保刚
“住进新居唱喜歌,走进茶园唱茶歌;稻谷熟了唱甜歌,奔康共唱奋进歌;唱过春歌唱秋歌,唱过老歌唱新歌;唱不尽满眼的好风景,唱不尽今朝的好心情,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好日子天天就像在歌里过……”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大地飞歌》,如今已成为青川县三锅镇渔寨村回汉群众内心深处的幸福之歌。
渔寨村共有1517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有426人,是川北地区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近年来,村党支部书记黄启龙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带领全村群众战贫困、谋发展、抓产业、促就业,于2018年底顺利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底,全村农业产值实现综合收入125.6万元,务工收入综合收入实现24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万元,人均增收2129元。80多岁的回族老人马仲泽说,我们生活的很幸福,真得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党给我们派来了黄书记这位带领我们勤劳致富的“艾米尔”(意为领导者、带头人)。
塞北筑军魂,退伍建家乡
“树大不忘根,人大不忘本!”2003年12月,黄启龙打起背包、告别了家乡父老来到塞北的一所军营服役。期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很快加入了党组织,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了内蒙古党委、政府颁发的2008年赴灾区抗震救灾纪念章。2008年底,黄启龙服役期满后,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热土,成为建设家乡大军中的一员,这一待就是十二年。他先后担任村文书、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战斗中。
2018年,组织上又选派他到离家100多公里外的原桥楼乡(现并入三锅镇)渔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可谓是“临危受命”。当时,该村被确定为川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任务重,时间紧,很多群众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加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搬迁安置工作出现了很多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村干部可谓绞尽脑汁,可收效甚微。
“有矛盾不可怕,但我们要找到矛盾存在的根源,思考化解矛盾的良策,争取多数群众的支持!”在村党支部会议上,黄启龙坚持认为,易迁安置工作不能一刀切,要广泛征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和愿望,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真正形成民族文化认同。
黄启龙的想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勉励他“放开手脚地干”。他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利用一周时间,走访了所有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每到一户,都会认真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愿望和想法,了解他们心中的担忧与顾虑。同时,他和村干部也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进行宣传。针对群众担心的问题,他们也把搬迁安置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向群众进行了详细解答,让群众相信:“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大家一定会彻底摆脱贫困,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黄启龙上任的一周后,符合易地搬迁安置的132户462名群众都在同意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搬迁安置工作迅速全面展开:平整土地、施工建设、风貌规划、室内装修,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为确保搬迁群众顺利入住,黄启龙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一起天天战斗在工地上,连续半年没有回过一次家,“白加黑”“雨加晴”成为他工作的常态。因为实在是太忙了,他几乎忘记了家里还有生病在床的母亲、辛苦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有时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才发现已是凌晨两三点,此时想给家人打个电话又不忍心吵醒他们。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又赶到工地上。夜以继日的忙碌,使他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是母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家里的一切还需要他照顾。当邻居问起正上幼儿园的儿子“爸爸去哪里了”,小家伙总是很自豪地说:“爸爸去很远的农村打仗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了!”
镇党委副书记赵秀芳告诉记者,黄启龙虽然退伍十多年了,但全身上下依旧彰显着军人的那股子韧劲,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一下,他就是不肯,非得要等群众全部安全顺利搬进新房才回家。
“都快半年了,他都不回来看看,妈妈还在乡下老家无人照顾,孩子有时半夜发烧,打不到出租车,只能背着往医院跑。”面对采访,妻子敬友丽埋怨之中又充满了牵挂,“结婚这么多年了,我很理解他的苦和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真怕他把身体累坏了!”
当兵五年,夫妻俩只见过两回面;退伍返乡,他们依旧是分多聚少,经常是几个月或半年回一次家。妻子半开玩笑地说“我嫁给了一个不回家的人。”
利用放暑假的时间,敬友丽带着孩子来到了丈夫日夜坚守的工地上。当看到丈夫满身的尘土、晒得黝黑的脸庞,妻子满腹的埋怨倾刻间化作心疼的泪水:“以前你是傻大兵,现在还是那个傻样!怎么一点不会照顾自己呢!”
儿子也不解地问到:“爸爸,你怎么变黑了,差点没认出来!”黄启龙告诉孩子说:“变黑了说明爸爸身体好,不生病,以后可以带你去玩啦!”
本想好好“撒撒气”的敬友丽,当看到丈夫蓬头盖面、满脸的疲惫时,反而瞬间变成了对丈夫的愧疚。她决定和孩子留下来陪丈夫,至少可以帮他洗洗衣服,下班后可以喝口热茶,吃口现成饭。
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黄启龙和他的同事们艰辛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可喜成果。短短数月,青一色的90栋二层小楼拔地而起,相关配套设施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没想到的是,安置工程推进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纠纷、小插曲。
渔寨村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合并村,易地搬迁安置群众中有68户是回族。在进入到风貌规划阶段时,回汉两族群众对房屋的外观风格上产生了不同意见:都想自己的房屋保持本民族的传统风格。当双方僵持不下时,黄启龙白天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形成“一户一台账”;晚上就召开由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听取大家对政府在统一风貌打造中如何兼顾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在收集完大家的意见后又邀请市县专家进行论证。黄启龙介绍说,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尊重各民族习俗,突出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既满足了各民族群众的需求和文化认同,又增进了民族团结,确保了搬迁群众的顺利入驻。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这个川北地区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三锅平原上,一条景观带、一座景观桥和科学配套的各种绿化设施,有机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回汉两种不同民族风情的民居分布两旁,两族群众你来我往,谁家结婚生子,大家都会自发地前去道喜祝贺,相处的十分融洽。过路的游客也不时地在这里驻足小憩,或品尝这里的特色美食,或选购这里的特色山珍,或领略特色的民族风情。
昔日贫瘠地,如今变粮仓
盛夏的七月,骄阳似火,就连树上的“知了”也在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今年以来,当南方地区雨水连连,川北地区却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农作物生长进入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而记者在渔寨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全村800多亩的稻田被数公里长的堰渠紧紧环绕,来自当地水库的沽沽清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田间,连片的水稻在微风中泛起绿浪。看着丰收在望,村里群众喜上眉梢。
“如果不是黄书记向上争取项目,及时为村里修建堰渠,我们或许只能靠天吃饭了!”当地群众王雪梅道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
2008年“7·29”洪灾中,渔寨村群众农业生产唯一的取水源连同老堰渠均被冲垮淹没。之前,村里用水和堰渠的维护一直由建在青竹江乔楼段的小型水力发电厂提供,但在那场洪灾中,水电站也一并损毁。如果不及时重修水渠,群众的生产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作为村支部书记,黄启龙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一样心急如焚: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就连刚刚巩固起来的脱贫成果也将附诸东流。为此,他连续数日彻底难眠。
为早日解决这个难题,他积极向水利、民政等多个部门申请支持,最终在县分管领导的协调下,县以工代赈办为渔寨村下达了20万元的易地搬迁安置自建项目,村民投工投劳完成。此时,有村民提出,既然是上面的项目,理应由村上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建设;但大部分村民坚持认为,修建堰渠是为渔寨人造福,就是在为自己谋福利,自己动手也是理所当然。
面对村民的不同意见,黄启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争取的项目来之不易,如果再请人施工建设成本要增加一倍,村集体又拿不出这么多钱,肯定会影响工程进度,全村800亩良田将无法灌溉,农作物将面临绝收。
最终所有村民都同意投工投劳自建水渠。2019年2月28日,渔寨村堰渠项目建设正式开工,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已外出,村里仅有剩余劳动力100多人,但大家干劲十足,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来到工地,按分配的任务进行忙碌,村里的老年人和留守妇女也纷纷上阵,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水渠修建到一半时,又遇到了一个麻烦事。村民段某十多年在外务工未回过村,其田地也是撂荒多年无人耕种,长满了野草和灌木。而修建水渠必须要从其田里经过,段某从亲戚那里听说以后赶了回来,阻碍施工,要求按照修建高速公路的标准赔偿其3.8万元。面对其过分要求,黄启龙和村干部多次做思想工作都未奏效。正当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段某的父亲突然因患癌症住院。由于一直没有办理医疗保险,所有费用均是自费,这给段某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面对这一情况,黄启龙和村党支部并没有因其阻碍施工的过激行为而置之不理,而是主动上门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协调民政等部门为其成功申请了临时救助,通过村民大会将其父亲评为低保对象,号召全村为其捐款捐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其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面对大家的无私帮助,段某感动的热泪盈眶,为自己当初的“鲁莽”后悔不已,当即表示:修建水渠自己也应尽一分力。接下来,水渠的修建进展十分顺利,原计划3个月1500个工,实际只用了不到1个月1200个工,5000多米的引水渠全面建成。届此,总计1500多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全部完成。
看着清清的溪水流进家家户户的田里,渔寨村的群众个个喜笑颜开。当年的农作物也获得了大丰收:全村共收获油菜籽8万多斤,户均收入450元;水稻产量达到96万斤,户均收入2500元,渔寨村因此便有了“青川粮仓“的美誉。
为真正实现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黄启龙发动和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利用当地的盆地地型,建成了碧叶茶叶农场,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龙井43”茶叶500余亩,发展山桐子栽植300亩。同时,依托国家AAAAA级唐家河旅游景区、青龙湖建设、桥楼现代观光农业园区、龙洋渔业、广平高速公路开放式服务区建设的旅游优势,增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100多个,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农闲时的就业问题。
在此基础上,黄启龙还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和就业扶贫政策,组织村里4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使每个人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分赴浙江、广东、新疆等地务工。据测算,2019年,全村务工总收入达到24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5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2129元,渔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
“望星空,望星空,一闪一闪亮晶晶,你是那最亮的一颗星……”这是现如今人们对渔寨村的形象描述,那里的各族群众正从脚下的红土地上体味着不同时代的幸福。
新闻推荐
广平高速公路民兴村大桥全长548米,所需30米T梁180片,采用JQH(B)40型双导梁架桥机,目前该桥已完成架设T梁150片,将在7月中旬完...
青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